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12年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12年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
(凉府发〔2012〕2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力推进我州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学转型,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互促、互融发展的重要一年。强势推进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用巨大,意义深远。为确保我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现就2012年全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个意见、两个规划”等重大机遇,创新机制体制,按照“抓良繁带基地、抓协会带营销、抓企业带加工、抓重点带全州、抓品牌增效益”的思路,着力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创新完善、品种更新换代、技术集成创新和产品品牌打造,大力推进种薯良种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做到行政与技术联动、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结合、高产与高效并举、生产与经营一体,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上新台阶,实现“提速提质、增量增效”。加快推进由生产大州向产业发展强州跨越,突出“大凉山马铃薯”品牌,努力把凉山打造成“中国绿色食品马铃薯之都”。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州马铃薯种植面积计划240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力争达到245万亩;鲜薯总产390万吨,比上年增加22.5万吨,力争达到400万吨;平均亩产1625公斤,比上年增加20公斤,商品率达到61.6%,一、二代脱毒种薯占种植面积的40%以上。州良圆马铃薯种业公司生产合格试管苗1500万苗,完善州良圆马铃薯种业公司、育兴公司和昭觉、盐源、布拖、喜德、越西、宁南6个县的良种繁育推广中心相关设施,全州原原种生产量力争达到2600万粒,创新和完善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机制,引进四川高地种业、濠吉集团和育兴公司等企业建设原种、生产种基地,推进种薯市场化。建设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基地140万亩。在适宜地区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具示范推广,提高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三、工作重点
  一是着力推进种薯良种化。加强马铃薯品种选育、种薯繁育、良种推广、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州良繁中心负责全州良繁工作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全省基础苗供应分中心职责,与州农科所合作建立马铃薯品种资源圃。州农科所负责10个品种展示,筛选适宜不同区域推广的专用型品种,加强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州良圆马铃薯种业公司负责生产供应合格试管苗1500万苗,州良圆马铃薯种业公司、育兴公司和昭觉、布拖、喜德、盐源、越西等条件较好的网室负责生产原原种,扩大生产能力,力争原原种生产量达到2600万粒,(其中:2克以上的达90%以上,1~2克的占10%以内)。探索种薯生产供应机制,推进种薯市场化运作。与四川高地种业、濠吉集团和育兴公司等企业合作,在昭觉、布拖、喜德、越西、盐源、普格等县选择海拔高、隔离条件好的地区建立原种、生产种基地,按省定标准严格检测,实行“马铃薯脱毒种薯病毒检测合格证”制度,完善可追溯的种薯质量监控体系。昭觉、布拖、盐源等县和有关单位要认真实施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等项目,大幅提高良种覆盖率。
  二是着力推进种植规模化。继续优化区域布局,规范和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和规模经营,推动马铃薯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向规模基地集中、向种植能手和大户集中。采取龙头企业建基地、专业合作社建基地、大园区小业主建基地等多种形式,建设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基地。重点县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马铃薯产业带,生产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至少建立1个5000亩以上连片种植带。
  三是着力推进生产标准化。以马铃薯高产高效创建为载体,加快建设专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坚持技术集成创新,全面落实“脱毒良种、适时早播,增施磷钾、平衡施肥,深松整地、双行垄作,密度四千、垄土三次,综防病虫、科学管理”40字技术要领,标准化生产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以上。昭觉、布拖、盐源、美姑等县要切实抓好部、省、州马铃薯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全力打造大样板、大现场,提升示范功能。开展马铃薯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试验,切实抓好技术储备。在企业建设的基地上和昭觉、盐源、布拖等县种植面积大、地势较平坦的地区试验、示范马铃薯机播、机管、机收。
  四是着力推进经营产业化。实施开放合作、招商引资,建设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培育产地市场,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升带动能力。狠抓分级、定量、包装销售,强势打造精品马铃薯。着力提高薯农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种薯、专用商品薯生产基地,促进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薯农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强“农超对接”和产销衔接,为薯农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13个重点县和宁南县至少新建立1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
  五是着力推进产品品牌化。加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管和“凉山马铃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使用,引导马铃薯加工企业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积极参加或举办有关马铃薯产业发展大型节会,着力推介、打造“大凉山马铃薯”、“中国绿色食品马铃薯之都”品牌。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策资金扶持。
  一是积极与部、省衔接,争取马铃薯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利用部省州安排的项目资金补贴州、县网室合格原原种生产销售。各网室生产销售到州内使用的合格原原种,每粒由部、省、州补贴0.10元。有国家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项目的县(市),要用50%以上的资金购买有关企业在州内生产的原原种。州良圆马铃薯种业公司负责生产全州网室所需的试管苗,县级或种薯企业购买每苗0.20元。在适宜区域实施国家马铃薯贮藏窖建设项目。二是整合国家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项目、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马铃薯项目、省马铃薯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和州级补贴,在有关县(市)实施 “原种、一代种薯补贴”、“专用商品薯生产用的种薯补贴”两大工程,农户购买种薯企业生产的种薯,具备相关手续,每公斤种薯补贴0.20元,农户购买种薯后,补贴到户,补贴情况张榜公布。有部马铃薯高产创建、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项目的县市,要用50%以上的种薯补贴资金购买有关企业在州内生产的原种、一代种薯。各县(市)财政也要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补贴农户购买一代种薯。三是企业建设种薯或商品薯生产基地在1000亩以上,与农民有实质性合作,具备相关手续,州级每亩补贴10元给企业,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种薯、肥料补贴。四是每新建立一个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注册,实行投入品使用、生产技术、病虫防控、质量标准、品牌包装、收储销售“六统一”管理,确实带动农民增收,经验收合格,州级给予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万元补助。五是加工企业、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在新闻媒体上宣传“大凉山马铃薯”品牌、在产品包装上印制“大凉山马铃薯”标牌标识的,给予每个企业、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奖励3000元。六是对农户、种植大户、农场职工和直接从事马铃薯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购买马铃薯生产耕整地、播种、田管、收获等机械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七是落实《凉山州农业产业化银行贷款项目州级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对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八是将各县市对马铃薯产业的投入情况纳入州级目标考核内容。九是对鲜薯加工工作抓得好、加工数量大、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的企业,年终通过评比给予表彰奖励。对营销大户年外销马铃薯在5000吨以上,凭植物检疫证,给予营销大户表彰奖励。十是州农业发展担保公司对龙头企业用于马铃薯产业发展符合条件的银行贷款予以担保。最终实现良种补贴由补贴种苗、原原种为主向补贴一代种薯为主转变,良种推广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化运作为主转变。
  (二)强化产业基地建设。
  各县市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拉动、农民主体的原则不动摇,制定实施本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发挥优势、科学布局,优势优先、突出重点,围绕需求、建立基地,连片种植、规模经营”的原则,集中力量打造县域优势产业带和专业乡镇,推进马铃薯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抓好不同季节、不同用途的马铃薯生产,大春马铃薯向高二半山区集中,秋冬马铃薯向沟坝河谷地区集中。紧紧依托企业、市场和生产营销大户,推进万亩乡镇、千亩村基地建设,尽快实现整村、整乡、整建制专业化生产,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县要抓好116个马铃薯种植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重点乡镇的产业基地建设。
  (三)强化科技措施推广。
  各地要以马铃薯高产高效创建为载体,加大优良品种、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单产,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
  一是突出良繁体系建设,加快良种推广。完善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机制体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为基础、基地为依托的四位一体商业化良繁体系。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种薯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四川省马铃薯种薯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工作方案》,禁止不合格的种薯(苗)进入下一个生产程序,确保种薯质量。州良圆马铃薯种业公司、育兴公司和有关县市要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完善原原种生产基础设施,提高原原种生产水平,各县级网室一个生产季节生产一个品种的原原种。实行原原种、原种分级种植,提高原种、生产种生产能力和效率。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实行原原种、原种、生产种分别集中隔离生产,至少相对集中的一片土地上种植同一级别的种薯。各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入种薯生产经营行业,完善低代种薯推广机制。各地要确定主推品种,与州马铃薯产业办公室衔接好所需的试管苗及原原种,做到品种对路。目前,我州重点推广淀粉加工型品种米拉、凉薯14、凉薯17、凉薯8号、合作88等,蔬菜型品种凉薯97、抗青9-1等。
  二是突出种植模式创新,扩大种植面积。要不断创新种植模式,在保持大春马铃薯净作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重点挖掘秋、冬马铃薯的面积和单产潜力,向科技要产量、向空间要产量、向时间要产量。在二半山以上地区,推广大春马铃薯/玉米(豆类)、玉米(豆类)/秋马铃薯、冬马铃薯/玉米(豆类)模式,改一年只种一季马铃薯或玉米为马铃薯、玉米(豆类)分带间套轮作;在低海拔沟坝河谷地区,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土,扩大秋冬马铃薯面积,进一步推广大行桑(幼龄果树)/秋(冬)马铃薯等模式。
  三是突出科技措施推广,加强技术培训。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凉山州马铃薯种植技术规程》、《凉山州大春马铃薯生产管理工作流程图》的要点培训到位,照图种薯,按标准生产,实现关键科技措施到户,达到户均培训两次以上。狠抓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集成示范和良壤、良种、良法、良制、良机“五良”配套工作,突出抓好显效科技措施推广。一要推广脱毒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二要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大春马铃薯二半山区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高山地区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种。三要增施肥料,提高肥料使用效率。增加农家肥、钾肥施用量,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做到平衡施肥。亩施农家肥1500~2500公斤、尿素8~15公斤、磷肥30~5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四要双行垄作,提高规范化生产水平。垄宽100厘米(3尺),其中宽行67厘米(2尺)、窄行33厘米(1尺),窝距30~33厘米(0.9~1尺)。五要增加密度,提高生产技术效益。一般亩植4000株(窝)以上。六要绿色防控,提高防治成效。加强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为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减少损失。七要推进农机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推广适用新型农机具,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