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6.7-1 农桥的载重能力
农桥类型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载重能力(t)
| 15
| 8
| -
|
7 农桥设置安全限载标志;
8 农桥与所连接道路的路基同宽,一级农桥桥面总宽度宜取6.0m~7.0m;二级农桥桥面总宽度宜取3.5m~4.5m;三级农桥桥面总宽度宜取1.5m~2.5m;
9 一级、二级农桥设置高度不小于1.1m的栏杆,栏杆需满足受力要求,美观大方;
10 农桥桥下净空应根据需要满足船只通行和防洪等要求。
6.6.8 量水设施
1 斗门、农门是调节、控制引入斗渠、农渠流量的进水建筑物;
2 斗门设在干或支渠渠岸的侧旁;农门设在斗(支)渠渠岸的侧旁;斗门、农门进水高程要满足田块灌水要求,一般应高出平整后田面接水端10cm以上;斗门及农门一般以90°的引水角引水;
3 斗门可采用开敞式或涵管式,农门一般选用涵管式,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
4 斗门、农门的建筑材料有钢板、钢筋混凝土板、PVC板等。
6.7 泵站及输配电工程
6.7.1 泵站
1 泵站布置
1) 泵站的规模,以近期目标为主,并考虑远景发展要求综合分析确定;
表6.7.1-1 泵站等级与规模分等指标
泵站等别
| 泵站规模
| 分等指标
|
装机流量(m3/s)
| 装机功率(104KW)
|
Ⅰ
| 大(1)型
| ≥200
| ≥3
|
Ⅱ
| 大(2)型
| 200~50
| 3~1
|
Ⅲ
| 中型
| 50~10
| 1~0.1
|
Ⅳ
| 小(1)型
| 10~2
| 0.1~0.01
|
Ⅴ
| 小(2)型
| <2
| <0.01
|
注:当泵站按分等指标分属两个不同等别时,以其中的高等别为准。
2) 泵站建筑物根据泵站所属等别及其在泵站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级,其级别按以下确定;
3) 泵站建筑物的防洪标准按以下标准确定,修建在河流、湖泊或平原水库边的堤身式泵站,其建筑物防洪标准不低于堤坝现有防洪标准;
表6.7.1-2 泵站建筑物防洪标准
泵站建筑物级别
| 洪水重现期(年)
|
设计
| 校核
|
1
| 100
| 300
|
2
| 50
| 200
|
3
| 30
| 100
|
4
| 20
| 50
|
5
| 10
| 20
|
4) 山丘区泵站站址宜选择在地形开阔、岸坡适宜、有利于工程布置的地点;
5) 平原区泵站站址宜选择岩土坚实、抗渗性能良好的天然地基上,不应设在大的和活动性的断裂构造带以及其它不良地质地段。
2 泵站技术
1) 灌溉泵站设计流量根据设计灌水率、灌溉面积、渠系水利用系数及灌区内调蓄容积等综合分析计算确定;
2) 灌溉泵站的特征水位的确定主要考虑水源的设计灌溉保证率、农作物的灌溉方式和灌溉周期;排水泵站的特征水位主要考虑设计排水流量;进水池和出水池的特征水位区别设计;
3) 对于建造在污物、杂草较多的河流上的泵站,应设置专用的拦污、清污设施,其位置宜设在引渠末端或前池入口处,站内交通桥宜结合拦污栅设置;
4) 泵站进水侧设拦污棚和检修闸门,当引水建筑物有防淤或控制水位要求时,应设工作闸门;
5) 拦污栅布置根据来污量和污物性质确定。来污量较多时,除泵站进口应设拦污栅时,还可在引渠或前池加设站前拦污栅。拦污栅应配备起吊设备,来污量较多时应有清污设施。清污平台宜结合交通桥布置,并应满足装运污物的要求。污物应有集散场地。站前拦污栅与流向斜交,或采用人字形布置。
3 泵房布置与技术
1) 泵房布置
A 满足泵房结构的要求;
B 满足机电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的要求;
C 满足泵房内通风、采暖和采光要求,并符合防潮、防火、防噪声等技术规定;
D 满足内外交通运输的要求;
E 注意建筑造型,做到布置合理,适用美观;
F 天津蓟北侵蚀低山丘陵生态保护工程类型区不宜采用泵站排水。
2) 泵站设计技术
A 泵站引渠的线路和设计根据选定的取水口及泵房位置,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定;
B 渠线宜避开地质构造复杂、渗透性强和有崩塌可能的地段,渠身宜座落在挖方地基上,少占耕地;
C 渠线宜顺直,如需设弯道时,土渠弯道半径不宜小于渠道水面宽的5倍;石渠及衬砌渠道弯道半径不宜小于渠道水面宽的3倍;弯道终点与前池进口之间宜有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渠道水面宽的8倍;
D 引渠纵坡和断面,根据地形、地质、水力、输沙能力和工程量等条件计算确定,并满足引水流量行水安全、渠床不冲、不淤和引渠工程量小的要求;渠床糙率、渠道的比降和边坡系数等重要设计参数,可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采用;
E 引渠末段的超高应按突然停机、压力管道倒流水量与引渠来水量等确定;
F 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土质引渠采用衬砌时,采取抗冻胀措施;
G 泵站前池、进水池及出口管道设计满足水流顺畅、流速均匀、池内不得产生涡流的要求;
H 出口明管管间净距不小于0.8m,钢管底部高出管道槽地面0.6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口底部应高出管槽地面0.3m;
I 地埋管管顶最小埋深应在最大冻土深度以下;
J 地埋管间净距不小于0.8m。
6.7.2 高低压输电线路
1 泵站输电系统
1)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根据农村电力发展规划选定,一般按5年考虑;
2) 农村公用配电变压器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建设与改造,配电变压器选用节能型低损耗变压器,变压器的位置符合下列要求:靠近负荷中心;避开易爆、易燃、污秽严重及地势低洼地带;高压进线、低压出线方便;便于施工、运行维护;
3) 正常环境下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安装或屋顶式安装,柱上安装或屋顶安装的配电变压器,其底座距地不小于2.5m。
2 输电系统
1) 低压电力网接地方式及装置要求农村低压电力网宜采用TT系统,城镇、电力用户宜采用TN-C系统;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IT系统;保留);
2) 导体和电器的选择及校验,除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导体和电器设备选择设计技术规定》及《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3 地埋电力线路
1) 地埋电力线路的铺设路径和电线的计算负荷,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通盘考虑,一般不少于5年;
2) 白蚁聚居、鼠类活动频繁、土壤中含有腐蚀塑料的物质、岩石或碎石地区,不宜敷设地埋线;
3) 地埋线应敷设要求
A 在冻土层以下,其深度不宜小于0.8m;
B 地埋线一般水平敷设,线间距离为50mm~100mm,电线至沟边距离不应小于50mm;
C 地埋线的沟底应平坦坚实,无石块和坚硬杂物,并铺设一层100mm~200mm厚的松软细土或细砂,当地形高度变化时应作平缓斜坡;线路转向时,拐弯半径不应小于地埋线外径的15倍。
4) 地埋线的接续宜采用压接,接头处的绝缘和护套的恢复,可用自粘性塑料绝缘带缠绕包扎或用热收缩管的办法;当采用缠绕包扎时,一般至少缠绕5层作绝缘恢复,再缠5层作为护套;包扎长度在接头两端各伸延100mm,缠绕时严防灰尘、水分混入,严禁用黑胶布包扎接头;
5) 地埋线回土规程
A 地埋线回填土应从放线端开始,逐步向终端推移,不应多处同时进行;
B 电线周围填细土或细砂,覆土200mm后,可放水让其自然下沉或用人排步踩平,禁用机械夯实;
C 直埋电缆的深度不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小于1m;直埋电缆的沟底应无硬质杂物;
6) 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应穿钢管保护;保护长度在30m以下者,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超过30m以上者不小于2.5倍,两端管口做成喇叭形,管内壁光滑无毛刺,钢管外面涂防腐漆;电缆引入及引出电缆沟、建筑物及穿入保护管时,出入口和管口应封闭。
6.7.3 配电装置
1 配电室规划与布置
1) 变电所低压配电室的配电设备布置,符合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的规定;
2) 配电室的位置靠近用电负荷中心,设置在尘埃少、腐蚀介质少、干燥和震动轻微的地方,并宜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3) 配电室内除本室需用的管道外,不应有其它的管道通过;室内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和中间接头;水汽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采用焊接;配电屏的上方不应敷设管道;
4) 配电室一般可采用砖、石结构,屋顶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增加保温层或隔热层,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其他部分不低于三级;
5) 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宜抬高,室内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应高出地面200mm以上;底座周围采取封闭措施,并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
6) 配电室内应留有维护通道
固定式配电屏为单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1.5m;
固定式配电屏为双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2.0m;
屏后和屏侧维护通道为1.0m,有困难时可减为0.8m。
2 配电室设计技术
1) 同一配电室内并列的两段母线,当任一段母线有一级负荷时,母线分段处设防火隔断措施;
2) 当高压及低压配电设备设在同一室内时,且二者有一侧柜顶有裸露的母线,二者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m;
3) 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时,屏后的通道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其间尚增加出口;
4) 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屏前和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规定;
表6.7.3-1 配电屏前后的通道的最小宽度 单位:m
配电屏种类
| 单排布置
| 双排对面布置
| 双排背对背布置
| 多排同向布置
|
屏前
| 屏后
| 屏前
| 屏后
| 屏前
| 屏后
| 屏间
| 前、后排距墙
|
维护
| 操作
| 维护
| 操作
| 维护
| 操作
| 前排
| 后排
|
固定式
| 不受限制时
| 1.5
| 1.0
| 1.2
| 2.0
| 1.0
| 1.2
| 1.5
| 1.5
| 2.0
| 2.0
| 1.5
| 1.0
|
受限制时
| 1.3
| 0.8
| 1.2
| 1.8
| 0.8
| 1.2
| 1.3
| 1.3
| 2.0
| 2.0
| 1.3
| 0.8
|
抽屉式
| 不受限制时
| 1.8
| 1.0
| 1.2
| 2.3
| 1.0
| 1.2
| 1.8
| 1.0
| 2.0
| 2.3
| 1.8
| 1.0
|
受限制时
| 1.6
| 0.8
| 1.2
| 2.0
| 0.8
| 1.2
| 1.6
| 0.8
| 2.0
| 2.0
| 1.6
|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