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政策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
建立了职工和居民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整合了“一老一小”、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形成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网络和政策扶持体系,实行了多项帮扶困难企业和职工稳定就业岗位的政策。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扩面提标,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行了社区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大医院对口支援等制度。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政策全面推行,惠及226万老年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四)社会保障福利待遇水平持续提高。
各项惠民利民措施密集出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增长近1倍,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保险待遇增长3倍。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比“十五”末增长43%和152%。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丧葬费补助待遇城乡同标准、全覆盖。“五无”目标全面落实。抚恤补助标准实现城乡并轨。
表1:社会保障待遇主要指标对比
项目
| “十五”末
| “十一五”末
|
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平均养老金
| 1086元/月
| 2065元/月
|
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 580元/月
| 960元/月
|
失业保险金标准
| 382-491元/月
| 632-741元/月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300元/月
| 430元/月
|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1000元/月
| 2520元/月
|
职工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 50%
| 70-90%
|
退休人员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 60-70%
| 85-90%
|
(五)社会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结构逐步改善。
中心城区优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向郊区(县)、新城地区转移。新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得到全面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推进。撤并了一批规模小、质量效益低、特色不明显的中等职业学校,围绕产业布局加快职教园区建设。良乡、沙河高教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11个远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实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新城、大型居住区加快辐射,地坛医院迁建全面完成,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北大国际医院、清华大学天通苑医院加快建设。
(六)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迈出重要步伐。
确立了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承担,非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扶持、社会分担的理念。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全面实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改革稳步扩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持续优化。出台并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成立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区(县)公费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并轨。北京演艺集团、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党报发行体制改革和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加快推进。“一分三定两目标”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初步建立。
专栏3:“一分三定两目标”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一分”:居委会与社区服务站的职能分开。社区居委会依据居委会组织法行使职能;社区服务站在街道办事处领导下和政府部门指导下提供公共服务。“三定”:明确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人员、经费、任务,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两目标”:一是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二是把社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型社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供给依然不足。
社会公共服务总体供给能力仍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对改善公共服务的实际需要。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入园难、“名校入学难”矛盾突出。“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代表首都水平的文化艺术精品、品牌性文体活动以及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内容还不够丰富。社会保障总投入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城乡待遇差别较大。
(二)布局不尽合理。
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还不适应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口分布变化的需要。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新城、城南地区、城乡结合部、边远山区、大型居住区、产业功能区等区域配置相对不足,基层和农村地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仍然偏低。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尚未覆盖到全部流动人口,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依然任重道远。
(三)发展欠缺活力。
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划分还不清晰,满足基本需要与满足高端需要混同,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渠道相对单一,政府投入在尚不能完全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又承担了一些可以通过社会力量和产业发展解决的任务。管办不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广泛存在,资源配置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联通。
(四)效率尚待提高。
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重供给、轻需求,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管理,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问题依然存在。投入管理统筹协调不足,超标配置和不达标现象并存。基层社会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不充分,存量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与增量投入不足并存。
三、面临形势与要求
“十二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转型的新阶段。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快速增长、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显著的新特征。
(一)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要求扩大社会公共服务供给。
近年来,我市常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2010年底已达到1961.9万人。人口规模持续膨胀,尤其是流动人口来京目的主要为“就业”、“就学”的现实,使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要求我们既要超前安排和配置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又要统筹处理好人口调控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