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社会参与。
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业主自治组织及物业管理服务机构为社区服务提供场地、设施、资金、人力等资源,鼓励社会组织、居委会、物业管理服务机构和以追求社会价值为目标的社会企业参与社区服务,鼓励社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形成多元提供的社区服务模式。
实行社区商业服务备案制度。社区服务中心的承办机构在社区工作站办理备案手续之后,无需办理营业执照,即可在社区经销福利彩票,从事单车修理、裁缝店、修鞋、干洗代收、打字复印等便民服务,并将利润用于补充社区公共服务经费。社区服务机构聘请下岗人员参与社区服务,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再就业岗位补贴,在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增强社区自我服务功能。社区服务机构需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接受居委会评议,服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管理。
四、组织保障
(十五)组织领导。
在市社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市民政部门作为社区服务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对全市社区服务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等工作,各区参照执行。各级各部门应根据全市社区服务规划的要求,制订本级本部门参与和支持社区服务的工作方案,报市社区服务主管部门审核。以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为重点,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认识,普及社区服务理念和知识,增强推进社区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十六)专业队伍。
加强对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技能,确立社工、康复师、护理师、心理咨询师等社区服务人才的专业地位,通过提高待遇、规范准入、加强培训、严格监管等措施,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好和规模结构合理的社区服务队伍。充分发挥社工在社区服务中的统筹引领作用,加快开发社工服务岗位和项目,使社区公共服务成为社工最主要的工作岗位。发展壮大社区义工队伍,形成“社工引领义工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服务”的服务模式。
(十七)评估监管。
制订规范化的社区服务购买协议、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评估办法,培育发展民办社区公共服务专业评估机构。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为基本标准,进行专业评估,市、区社区服务主管部门负责评估监管。建立实施全市服务单位的信誉等级制、服务质量等级制等指标体系和服务机构资质审查制度。依据评估结果,对服务机构实行优胜劣汰,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发展社区服务行业服务组织,推动行业自律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