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七)社会民生应用工程。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民生活向便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医疗卫生。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以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到2015年,居民数字化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5%。通过健康档案数据的挖掘分析,全面评估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需求。构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机制,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流程,实现全市医疗卫生协同,逐步实现医学影像、症状、用药等诊疗信息的跨院共享利用,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检验、用药,提高医疗效率和医疗品质。建设全市范围的重大疫情监控网络,提高对重大及突发卫生事件自动预警及应急指挥能力。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远程医疗保健系统试点工作,鼓励健康监测机构通过物联网远程医疗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助健康管理和监护服务,连接医院、社康中心以及健康管理机构,并逐步延伸到家庭,进行远程医疗监护、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全民教育。搭建全市虚拟教学平台,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计划,开发引进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型的学习工具,拓展广阔的网络教育教学空间,提供按需定制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和网上课程服务。选择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展电子书包的试点工作,促进自主化、交互性、协作式学习环境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数据标准,逐步构建涵盖学生、教师、校情、安全等信息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强化动态的预测、预警、干预、指导功能。完善教育信息服务门户,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教育政务信息获取、网上办事、家校互动、学习机会管理等各种社会教育服务。鼓励港澳台及海外高等教育机构与深圳学校合作建立教育网络,开展远程教育。

  社保民政。不断拓展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范围,加大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及技能人才服务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力度,构建内容全面、及时、准确、一致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基金管理信息资源体系。加快社会综合救助信息化建设,提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临时性的救助水平。提高民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婚姻、养老慈善、社工服务、社会组织等事项的便捷服务。

  文体旅游。加强文体旅游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形成内容齐全、渠道畅通、操作便捷、运作高效、双向互动的公共文体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文体旅游信息服务和指引。推动博物馆展品、艺术作品、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促进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增加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在居民小区、厂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布点。

  社区信息化。实施社会建设的织网工程,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编制服务网、民心网、工作网,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社区综合信息统一获取和管理,推广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动态采集,实现全市房屋、人口及居住信息的分级分类跨部门共享,构建集社区服务呼叫中心、社区服务网、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各部门的社区服务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将行政审批和为民办事服务延伸到社区工作站服务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人口计生、卫生保健、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法援调解、慈善捐助、房屋租赁等公共服务。依托社区图书馆、社区文体中心等社区服务机构,结合城市更新,建设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信息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社区,促进信息技术在社区节能环保、安防中控、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智能卡综合应用。深化智能卡综合应用,实现公用事业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金融支付系统等各行业融合互通,为市民提供便捷多样的服务。拓展移动支付应用,推进电子钱包在零售、餐饮、宾馆酒店、交通、缴费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深圳通”与银行卡应用的融合。推动与周边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卡应用的互连互通工作,实现“深圳通”与“八达通”、“岭南通”的互联互通,推广手机深圳通应用。促进RFID(射频识别)电子计费系统由高快速路向城市公共停车场扩展。探索以居民二代身份证为主要介质,逐步拓展对居住证、社保卡、图书证和金融卡等应用的集成,实现公共管理服务一卡通。

  (八)城市智能管理工程。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重点促进城市交通、安全应急、生态环境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的精细化、动态化和智慧化,建立与城市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智能交通。逐步构建覆盖全市的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管理和道路综合管理等一体化智能交通体系。运用物联网技术,完善主要道路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网络,实时采集车流、车速、道路饱和率等交通信息,积极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为交通管理、指挥调度与公共服务提供完备的信息支撑。集成交通信号控制节点信息,优化全市路网交通信号智能控制,实现交通流的动态优化控制。通过数字广播、移动通信等多元化信息发布渠道,向车载电子导航仪、交通电子指示牌、电子公交站牌以及个人移动终端等设备,实时发布道路拥堵信息、停车场与停车位信息、公共交通线路与一体化换乘信息等交通信息,实现全方位、无缝隙的交通信息诱导,引导各种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合理分布,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建成高效、便捷、安全、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

  公共安全与应急。构建多元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公共安全与应急信息监控体系。整合公安、消防、应急办、交通、气象、卫生、海事、人居环境、水务及城管的公共安全与应急资源,构建覆盖全市的跨部门安全应急体系,实现全市安全应急联动,全面提升公共安全应急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完善水文、气象、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站网,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灾害预防和应急水平。强化视频信息的综合应用,实现视频监控和分析研判的智能化、自动化。拓展社区警务系统的覆盖范围,提升移动警务系统功能,重点加强工业园区、旧城和旧村的科技强警工作。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信息。

  生态环境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加强环境、海洋、水务、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为生态环境研究、管理与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优化整合水文、水资源、水质、大坝安全检测等在线检测和采集,实现源、供、排、污、灾等水资源与水安全管理环节的实时监控、历史回溯、预测预报和综合调度管理。支持深圳市海岸与大气研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红树林研究中心建设。加强碳排放测算及管理,全面掌握碳排放量、碳排放结构及空间分布等碳源状况,创建科学化、数字化、动态化的碳排放环境管理的指标体系,促进城市碳排放可控、可测、可调。通过互联网实时发布生态环境信息,强化公众舆论监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