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制。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加强沟通协作,整合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等资源,组织开展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为残疾人免费提供专门服务。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督促各类用人单位认真遵守国家有关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禁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歧视和违法雇佣残疾人,维护残疾人公平就业权利。
5.推动盲人按摩行业发展。建立健全盲人保健医疗按摩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开展资格审查、考试考核,实施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推动盲人保健医疗按摩行业规范发展。鼓励社会各类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机构、敬老院等相关社区服务机构开发保健医疗按摩岗位,吸纳盲人保健医疗按摩人员从业。扶持盲人开办保健医疗按摩机构。
(五)养护
主要任务:
--基本形成市、区县两级养护机构为骨干,社区日间照料机构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养护服务网络。
--加快养护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养护服务质量和水平。
主要措施:
1.优化残疾人养护服务资源的结构和布局。加大民办公助力度,逐步满足残疾人养护需求。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残疾人养护服务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残疾人养护机构的准入、监督和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养护机构管理服务能力的培训。
2.加快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能力建设。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实现有需求的中重度智力、精神类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全覆盖。
3.大力发展残疾人居家安养服务。实行政府引导、社会承接的方式,以社区为重点,逐步完善生活照料、安全保护、精神慰藉等养护服务,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种类的养护需求。
4.加强养护机构和养护服务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残疾人养护机构的准入、监督和评价考核体系,促进机构养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完善残疾人养护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定期培训制度,建立社工、护理等残疾人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和资格认定制度。逐步提高机构养护补贴标准。
(六)文化
主要任务:
--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性,将残疾人文化纳入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不断扩大残疾人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和参与率,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残疾人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促进残疾人文化艺术发展。
主要措施:
1.积极推动残疾人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组织实施“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上海助残周”等残疾人重要宣传文化活动。参与“上海之春”、“上海旅游节”等重大演出活动,努力提升残疾人特殊文化艺术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文化活动,推动文化进社区项目,培育发展残疾人群众文化活动团队,培养残疾人文化艺术骨干,提高残疾人文化艺术的参与率。推动“无障碍电影”成为国家“十二五”重大音像出版工程项目。设立“无障碍电影日”,在全市设立“无障碍电影放映点”和“盲人电影院”,定期开展“无障碍电影放映日”活动。
2.重点推动残疾人读书活动。完善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角),不断增加公共图书馆中适合残疾人阅读书籍数量,建立馆际互借机制。积极出版各类盲文有声读物,建立无障碍数字图书馆。开展各区县公共图书馆免费为盲人“送书上门”服务,并将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到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爱心馆员”、“爱心投递员”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残疾人读书指导委员会作用,开展残疾人示范读书会和读书积极分子的发掘、评选和培训。
3.大力扶持残疾人特殊艺术。成立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促进会,开设残疾人特殊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制定扶持残疾人文化发展的经费保障政策。实行区县“残疾人群众文化艺术项目”申报制度并予扶持,鼓励创作残疾人文艺精品,打造“一区一品”文化艺术特色。扶持各区县、特殊学校建立残疾人艺术团队,创作新节目,培养艺术新人,建立残疾人优秀人才及作品档案库。鼓励和扶持残疾人积极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和创作。推进残疾人业余艺术团队专业管理社会化工作。
4.举办残疾人特殊艺术展示活动。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国内残疾人文化艺术活动,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第六届、第七届特殊教育学校艺术汇演和首届全国残疾人文化艺术博览会。举办各类残疾人文化艺术的创作、交流活动;组织残疾人特殊艺术下社区、下基层巡演,参与本市群众文化文艺演出和评选活动。
(七)体育
主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