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和区域信息化广泛发展。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和共享水平明显提高,新农村信息化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社会保障、人口管理、卫生医疗、宏观经济、综合治理、空间数据等社会管理和事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市、县(区)区域信息平台基本完善,提供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基本满足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全社会信息化覆盖面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和水平有较大突破。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提高硅项目和钽(铝)电容器项目生产规模和水平,电容器生产规模达到15亿只,电子级多(单)晶硅生产规模达到3000吨,工业靶材100吨、电池正极材料2000吨。全区电子产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46.9亿元,电子产品制造业保持年均16.9%以上的增长速度。软件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从业人员近1万人,宁夏软件动漫园成为西北有一定影响力的软件生产和出口基地。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实施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的“信息兴业”计划、以保障服务民生为目标的“信息惠民”计划、以促进各级政府效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的“信息助政”计划和以提升信息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目标的“基础提升”等四项计划,不断满足政府、企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
(一)实施“信息兴业”计划。
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的支撑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信息技术围绕壮大做强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五优一新”特色产业,加快普及应用。以企业为主体,利用政策导向、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和服务支撑等方式,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通过大企业率先突破、中小企业整体跟进等步骤,逐步达到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以提升工业竞争力。
加快现代物流业信息化。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应用,推进“物联网”发展,支持跨行业、跨地区综合物流信息、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实现货物跟踪、会员服务、在线交易、智能配送等应用,带动规模以上企业供应链信息化提升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推动铁路、公路、航空、货运、仓储等物流行业和企业服务水平,形成信息流引导物资流和资金流,合理配置资源的格局。
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倾斜、自主创新和内引外联的方式,加快推进我区以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电子产品制造业的产业规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软件业及信息服务业,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系统的比重,促进软件信息服务业转型提升,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软件产业集群。
(二)实施“信息惠民”计划。
加快保障民政等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全区统一的社会保障数据中心,建立全区统一的社保“一卡通”应用系统和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就业、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基层组织建设等应用,解决异地就医、异地结算等问题。
建设全员人口资源信息库和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区省级集中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形成人口变动、计划生育、就业、流动、老龄化等人口业务的辅助决策支撑体系,实现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人口发展科学决策水平和人口计生业务管理水平。
改善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建设和完善全区公共服务政务五级网络信息系统,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办理,实现政务“一站式”服务,形成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自治区与市、县(区)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
完善和提升农村信息化建设。继续巩固和完善互联网电视(IPTV)、农村综合信息网和三农呼叫中心的功能,推动新农村信息网络的整合与延伸,规范信息服务站和信息服务员队伍管理,保持长效机制的运行,拓展综合信息服务的内容,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
深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公共事业等领域信息化应用。加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形成覆盖全区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科技信息共享和科研设备充分利用;增强市民健康的信息服务和公共卫生监控、监测、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进程;推进煤、水、电、气、交通等公共事业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