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信息产业小而分散。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规模比较小,缺乏带动行业发展的大集团,研发能力比较弱,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公共技术支撑环境亟待改善。企业核心技术和产品普遍缺乏,经营管理方式粗放,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端人才缺乏。
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信息化发展战略,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以信息化助推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中央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战略,围绕“十二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刻认识信息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立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推进信息化在助推沿黄经济区发展、促进经济方式转变、保障民生事业、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坚持政府推动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走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和沿黄经济区发展大局,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统筹信息化推进的目标和任务,统筹城乡、区域、行业信息化发展,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2.坚持深化应用、务求实效。要把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深化应用上,促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切实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改善服务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作用,以应用效果作为衡量信息化成效的主要指标。
3.坚持集约建设、资源共享。加强政府引导,推动集约化建设,千方百计地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交换,促进网络融合和系统互联,提高信息化发展的效益。
4.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探索。在充分运用国内外先进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开展试点示范,探索符合自身特点、体现自身特色的信息化推进方式。
5.坚持规范管理、保障安全。加强信息化规范和标准化建设,突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并重,建立健全信息化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始终不渝地把网络信息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安全。
(三)主要目标。
未来5年,建成覆盖面广、先进适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两化融合取得重要进展,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在线公共服务水平取得新突破,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发展环境更加完善。到2015年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到0.715,信息化程度达到西部地区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23.1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2%以上,其中电子产品制造业19.2亿元、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3.9亿元。具体目标是:
--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和完善有线和无线多种传输方式相结合、覆盖全区城乡的高速宽带信息网络,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能够完全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为边远地区和中低收入阶层信息化应用提供的普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基本达到100%,全社会计算机拥有量达到120万台,互联网用户达到100万户。
--政务工作网络化水平大幅提高。继续完善和提升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建成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体系,20%以上的跨部门业务能够通过网络完成,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门户网站成为政务信息公开和对社会公众服务的重要渠道,县以上国家机关基本实现办公网络化,50%以上公共服务业务在网上进行,基本形成满足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全区电子政务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作用明显提升。工业设计、分析、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的深度和广度有较大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分析(CAE)、辅助制造(CAM)、辅助工艺(CAP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信息资源规划(ERP)等技术应用率达到80%以上,电子商务应用广泛开展。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