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两化”融合有了长足进步。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逐步拓宽,涉及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我区规模以上企业中90%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神华宁煤集团、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等企业,积极采用计算机数字控制等技术,将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进行集成和整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企业在管理决策、生产经营、生产过程等环节走向科学化和信息化,提升了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促进了节能降耗,缩短了生产周期。2007年建成了宁夏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了信息服务,全面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7.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电子产品制造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2010年,全区电子产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2亿元,工业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56.5%。电容器、仪表器件等产品的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电子级多单晶硅产业初具雏形,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2010年,软件及信息服务收入完成4.5亿元,实现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20%。有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企业20家,经认定的软件企业34家。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在区内外以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宁夏软件动漫园已初步形成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动漫制作和服务外包于一体的产业化基地。
(二)面临机遇。
“十二五”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信息获取、处理、存储和传输能力持续跃升,通信和网络技术向宽带、移动、融合方向发展,我区信息化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
1.信息化日益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重点。从国际看,信息化正在引发一场世界性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达国家和地区竞相制定和实施信息化战略与行动计划,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先导性产业,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智慧地球”、“物联网”成为新的竞争点。
2.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日益融合。从国内看,推进信息化是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重点,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重大战略实施的助推器。数字电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日趋成熟,技术创新不断催生新理念、新应用和新产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为我区大力推进信息化指明了方向,为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发展环境。
3.信息化应用正在向纵深发展。我区信息化建设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正处于信息化应用由单项到多项发展,数据由离散到集中发展,网络由专网到共享发展,服务由封闭到互动发展的时期。因此,加快跨地区跨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发挥整体效益;深化业务应用和协同、拓展为民信息渠道,实现信息惠及全民;加强信息安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信息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是“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方向。
(三)面临挑战。
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我区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发达省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相比,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信息共享程度还不够高。全区信息化正由初级应用向深化应用方向转变,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协同正在起步,直接面向企业和公民在线互动应用还不够深入;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及区域性的信息平台利用率还不高,缺乏全局性的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还比较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规模和水平还有较大空间。
2.信息化资金投入还很不足。虽然信息化投资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全区信息化总体投入还很不足,自治区信息化专项资金额度较小,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需求与资金投入矛盾突出,影响到了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特别是中南部市、县(区)受财力条件的限制,对信息化投入甚少,制约了全区信息化的整体和协调发展。
3.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随着网络边界的越来越宽、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与各部门信息中心之间、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到各市县(区)区域性平台之间、区域性平台之间到乡镇行政村之间以及内网与专网之间的网络和信息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对整个网络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