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交通。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科学合理组织交通,减少人车干扰。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地面,并结合绿化为车辆遮荫。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加强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的推广使用。
(2)鼓励简约建筑造型,限制装饰性构件的使用。在避免光污染、保证建筑节能的前提下,合理选用玻璃幕墙。
(3)优化结构设计,鼓励采用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鼓励采用工厂预制的装修材料或构件。
(4)鼓励就地取材,实现建筑材料供给本土化。
(5)鼓励使用可循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和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
(6)鼓励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推进住房全装修,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强制要求实施住房全装修。
5.室内环境质量。
(1)光环境。优化设计确定建筑朝向,发挥天井、庭院、中庭的采光作用,采用反光板等自然光调控设施,有效利用自然光。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光源、灯具和电器附件,采取照明自动控制措施,根据照度与人员存在情况控制灯具开关。
(2)热环境。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控制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引起的不舒适感,通过有效自然调控措施或设置室内温湿度调控系统,满足热舒适性的要求。
(3)声环境。合理设计,减少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4)室内空气品质。对于适合使用自然通风的建筑,结合建筑设计合理设置风口位置,有效组织气流,提高自然通风效率。对于设集中空调的建筑,宜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维护用户的健康和舒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露和霉菌滋生。严格控制使用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装饰装修材料。
6.绿色施工和运营管理。
(1)绿色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优化施工流程,大力推广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减少施工过程材料与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2)运营管理。推行精细化物业管理,加强用能、用水管理和环境质量监控,鼓励建立运营管理网络平台,推进绿色生活方式,实现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资源的目标。
(二)关键技术。
根据我区资源与气候特点,结合当前相关技术发展情况,推荐在我区采用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见附表2),详细的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见附表3)。
(三)重点领域。
根据我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确定绿色建筑的重点领域如下:
1.绿色建材。涵盖建筑材料、结构体系、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等内容,其产品应具备如下特征: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提倡使用尾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产品设计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但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2.绿色照明。主要包含电光源、电气附件、配线器材,以及调光控光器件,同时也包括利用自然光的光导照明系统,其内涵包括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四项指标。将高效光源作为照明节能的首要因素,根据应用场所条件不同,大力推广使用。开发和推广高效优质电气附件产品,降低其在照明用电中的电能消耗。根据应用场合适度推广使用光导照明系统。太阳能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利用。建筑节能技术研发及生产主要包括建筑遮阳、高效暖通空调设备、节能电器等内容。重点领域的发展将带动相关的产品生产、销售、安装与服务,形成完整产业链,打破我区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污染型产业为主的局面。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