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深莞惠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贯彻实施《深圳市 东莞市 惠州市文化合作协议》,加强深莞惠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着力打造深莞惠文化圈,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积极探索深莞惠三地在文献资源、文化数字资源、文化设施、艺术创作、群众文艺演出、文化活动成果展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共享,推动三地联合办展办节办会,实现三地文化志愿服务多向流动和文化职称、资质的相互承认。积极推进深莞惠三地演出场所巡演合作、文化票务联网销售、文化市场许可相互承认、文化产业园区合作建设、文化产业互动转移、文化旅游线路联合开发、文化消费券联合发放,促进三地文化产业在交流合作中做强做大。推动建立三地文化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文化执法联动协查机制,定期通报信息,联合开展行动,共同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确保三地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与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规划(2009-2013)》,推进东莞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加强与港澳地区在文化资源利用、文化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粤港澳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推进东莞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与港澳地区图书馆联网查询,针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重要课题,加强与港澳地区图书馆之间的学术交流。充分利用鸦片战争博物馆、可园博物馆等丰富的文博资源,与港澳地区开展文物巡展。以岭南画院为平台引进港澳知名艺术家到东莞举办画展,积极策划岭南美术作品到港澳地区展出。加强与港澳地区在粤剧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大力推动东莞优秀粤剧艺术作品赴港澳地区演出。积极组织粤剧、麒麟舞、醒狮等民间传统艺术赴港澳地区开展交流活动,不断拓宽对外合作渠道。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经济,鼓励港澳企业投资东莞文化产业。
(七)做大做强新闻媒体
--做强地方主流媒体。支持扶持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广播电视台做大做强,组建东莞广电传媒集团,鼓励两大传媒实行跨行业、跨地域经营,拓展新兴产业,进一步壮大本土主流媒体的总体实力。鼓励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延伸产业链条,实行多元化经营,力争在强势品牌、规模经营、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等方面走在全国同行前列。继续推动东莞广播电视台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整合,积极发展新媒体业务和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实现广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
--积极发展新兴媒体。发展壮大东莞阳光网、东莞时间网、今日东莞英文网、东莞日报手机报,组建东莞网络电视台,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加强与重点中央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等合作,不断提升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加强对网络文化协会等行业组织的指导,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完善网络监管技术手段,实现对新媒体的科学化管理,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确保广电安全播出。在国家、省安全播出体系总体框架内,建立市、镇贯通的全市安全播出调度指挥体系和预警发布系统,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快推进安全播出运行管理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广播电视监听监看体系,及时掌握播出资源、播出状态、播出效果等重要信息,加强对播出单位的监管。积极筹建播出灾备系统,要求各级广播电视重点播出系统建立系统级备份,确保运行安全。
(八)维护东莞文化安全
--维护文化市场安全。修改、完善《
东莞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东莞市歌舞娱乐场所审批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出台广电、印刷、出版、音像、游艺等其他文化经营行业的管理政策。组建专门的网络执法队伍,重点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成立东莞市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中心,加强对全市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监督管理。建立文化安全预警和技术跟踪机制,全面推进网吧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建设,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不断扩大文化市场电子监控系统的覆盖面。建立健全出版物审读制度,不断加大审读力度,从政治上、思想上、内容上确保出版物质量,防止不良出版物流入市场。积极探索建立文化市场信用体系,督促、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建立跨部门的执法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实施 “联合执法日”制度。
--维护文化活动安全。切实规范大型文化活动的审批行为,对举办者资格、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等进行严格审查,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文化活动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主体,提升活动承办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着力加强对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安全管理,要求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必须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完善各项保护措施,部署各类安保人员,确保活动安全举办。
--维护文化场所安全。加强对文化场所的安全检查力度,指导督促文化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完善安全设施、制定消防安全制度,依法关闭安全生产不达标的文化场所,坚决堵塞安全死角和漏洞。建立文化场所安全员制度,每个文化场所至少指定一名安全员,经常性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积极配合安全部门加强对文化场所经营管理者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对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序推进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工作,严格按照核定人数接待群众参观访问,避免在节假日、免费开放日出现突发公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