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三、“十二五”时期东莞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东莞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确立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东莞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提高全民文化素养

  --开展知识传播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社区、企业、家庭创建活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开展读书节、读书月活动,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营造浓厚的城市阅读氛围。

  --强化艺术普及活动。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组织优秀文艺作品基层巡演、巡展活动,通过文艺演出、作品展示、艺术讲座、创作辅导等方式,将文化活动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市民热爱文学艺术、参与文化活动的爱好和志趣,养成良好的文化素质。

  --推进精神培育活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关怀互助的精神,经世致用、勤勉敬业的精神,开放兼容、变革求新的精神,知礼守法、真诚向善的精神,激发广大市民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增强对东莞城市家园的认同感。大力弘扬“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丰富、创新和拓展城市精神的社会传播空间,使城市精神成为东莞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强劲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要求,建立以服务人口为依据、布局合理、资源共享、联合服务、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结合东莞实际,未来5年,要重点落实好市民艺术中心和东莞少儿图书馆等市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工程,确保市级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以上标准;通过实施镇级“两馆评估定级”项目,全面提升镇(街)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水平,确保全市32个镇(街)全部达到广东省镇(街)综合文化站特级站、实现 24小时图书借阅全覆盖,各镇(街)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达到县(市、区)级国家一级馆以上标准。科学统筹各镇(街)、村(社区)、企业文化设施建设,优先解决全市未达标的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盲区,实现文化设施全覆盖全达标,各镇村全面完成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确保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和覆盖率、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率等指标达到广东省先进水平。

  --实施文化活动品牌工程。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策划举办“我们的节日”东莞市系列文化活动等本土特色品牌活动;依托地方产业资源,策划举办广东(东城、常平)国际啤酒节、虎门国际服装节等经贸品牌活动;依托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和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现代节日,打造一批汇聚节日文化精髓的活动品牌;依托东莞广场文化的优势,策划举办“都市彩虹”广场周末演出、文化暖流进企业等品牌活动;依托东莞文化论坛、市民讲堂、打工学堂、名家课堂、香市大讲堂、文化周末大讲坛等平台,举办名家讲座、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传播体系,营造读书求知的全民阅读风气;依托全省乃至全国的重大群文比赛和全市小戏小品曲艺创演大赛、合唱节、青年舞蹈大赛等赛事,强化其文艺精品的孵化作用,通过举办群众歌曲原创大赛、群众美术书法大赛、青年诗歌大赛、企业之歌大赛,丰富和完善我市文化系统群文创作评奖机制,建立与省、国家常设性群众文艺赛事相适应的创演大赛,提升我市群众文艺精品在全省和全国的竞争力,创立有华南区域影响力的“社区文化艺术节”、“企业文化艺术节”两大品牌,丰富社区居民和企业新莞人的文化生活,激发其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广大群众文化享有和文化创造的权益;通过承办和引进全国性或省级品牌活动,提升群众在公共文化活动方面的受益面和受益质量,进而提升东莞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实施文化服务创新工程。通过实施文化低保项目、流动服务项目和典型示范带动项目,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传播方式,通过实施全市24小时自助服务推广计划、东莞文化资源数字化计划,不断丰富文化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生产传播效率;积极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相关研究,通过建立公共文化多元供给机制、资源共享联盟机制和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机制,认真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三)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瞄准国际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培育扶持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现代传媒、网络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推动东莞文化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意驱动转变。

  1、创意设计业。依托东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鞋帽、五金模具、通信设备等制造业行业的发达基础,重点发展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家具设计、IC设计和软件设计等创意设计行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