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无线城市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四)数字城市管理和应急联动无线应用工程
  将数字城管作为无线城市建设的突破口,通过整合基础数据资源,各市要力争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组建覆盖全市的城市管理网络,搭建全市统一的城市管理平台、制定全市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通过3S 技术实现数字城市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基于GIS 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城市现状、规划建设的各类空间数据,利用RS 遥感技术和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客观获取空间信息及目标精确定位,实现对城市发展的连续渐变和空间发展进行监管。以数字地图为GUI 用户对话界面,通过多元数据的简单叠加和有限的关联,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使用具备可视化、人性化和自然化的新特征。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空间信息技术,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体系机构。建立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通过调用GIS系统平台实现预案指挥调度,有效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工作效率。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道路分布、政府、公安、消防、医院、驻军等静态目标的位置信息,通过各种专业分析及制图功能,实现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时空分析与统计输出。积极推进新型城市管理无线基础网络的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区卫生等信息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人口管理、科技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公共领域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无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无线城市监控系统、大气污染无线监测系统、无线路灯监控系统项目,建立公安、消防、交管、城管、城建、急救等部门协同联动应急机制。实施“数字地税”,加速税务工作信息化,通过宽带接入、3G和行业短信多通道实现在线税务发票开具等综合涉税应用;推广“警务e通”,通过随时随地提供信息查询、现场执法、视频监控、定位调度等服务,提高公安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增强执法能力。通过一批经济调控、社会发展、城市管理、公众服务所急需的重大信息应用系统工程的组织实施,为社会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提升民众幸福感。
  (五)信息网络服务业务融合工程
  加快推进有线宽带城域网、无线宽带城域网、地面数字电视网、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等服务网络的有效融合,促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整合创新与发展,在无线城市领域率先突破,逐步建成覆盖广泛、高速互联的“全网通”信息基础设施。力争实现三个层面的融合:技术层面、网络层面和业务层面。在技术层面,不同类型的网络相互借鉴各自在移动性、安全性、高效高速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先进之处,形成与其他各种先进技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底层关键技术以及灵活有效的高层无线资源管理方案,形成统一核心网络、统一接入网络,满足未来宽带化、泛在化、移动化需求的通信系统,支持更高速率的数据服务、更高质量的实时语音服务以及更高的用户移动性。在网络层面,不同类型的网络提供不同范围和速率的无线接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通过各自的网关接入到一个统一的核心网中,共享业务系统,通过网络层移动性管理等关键技术,使移动终端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中实现无缝切换和漫游,从而获得无所不在、性能更好、价格更低廉的服务。在业务层面,通过统一的业务系统为最终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体验,使用户通过不同类型的终端接入不同的网络访问和使用同样的业务,实现统一账单、统一数据库管理等功能,并尽可能实现业务的统一开发和控制。推进移动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电视终端设施的“一机多网”,实施无线数字家庭普及计划,实现无线城市服务终端设施多渠道、多业务和多网络的拓展应用。 实现物联网、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智能化工程,实现更精细和动态化的管理,逐步实现智慧城市。在全省选择优势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全国性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加快形成珠三角物联网产业集群。
  (六)绿色节能环保工程
  以无线城市为信息技术载体,建立完善的区域性节能环保信息网络,推进和完善重点污染源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城市间、部门间网络互联互通。建立污染源动态管理系统,推动环境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环境污染预警和应急系统、环境地理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区域环境信息标准化体系,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实现城市间、部门间环境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完善的重点污染源信息、水环境信息、重大项目环评和能评信息等披露机制,搭建节能环保、统一对外发布信息的网络平台,实现建筑物能耗监测与节能、重要水域水质监测、工厂排放物检测、森林防火预警等重点应用。
  (七)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实施核心技术创新工程。着力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积极推进原始创新,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实施产业前沿技术重大攻关计划,开展“优新高基”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实施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及网络增值服务、下一代互联网、地理空间信息、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家庭、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基础元器件、专用电子设备等自主创新重大专项,掌握一批行业核心和共性技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选择一批重大高新科技成果,实施自主创新优惠政策,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支持产学研合作,支持国家重大创新成果在珠三角地区转化。大力推动实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深化粤港澳台科技合作。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形成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以东莞、佛山为创新后台服务基地的区域创新布局,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同打造辐射和支撑全省无线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和创新高地。围绕这一创新轴,整合和优化配置创新服务资源,加强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组建一批省部(院)产学研创新联盟,培育产学研综合示范企业,引导骨干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加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检测平台及认证服务机构等载体建设。
  (八)骨干企业培育工程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