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适应网络融合趋势,构建内容服务无线平台
适应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趋势,着力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一体化,最大限度地整合网络资源,为社会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泛在无线网络信息服务。推进网络信息资源整合,促进各类网络的跨网互联,推动IPTV传输和手机电视分发网络和平台建设。打造三屏融合的内容服务无线平台,加快建立支持客户端、WAP及WWW入口的跨网互联平台,充分融合电脑终端与移动手机终端。深挖潜能推进跨平台服务发展,在广电网业务(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中融入通信交互手段(如SMS、MMS、语音等),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合作和运营模式,构建以高清、互动、游戏等多样增值应用为特点的差异化客户体验,持续推进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形成三网三终端融合(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及手机终端、电脑、电视终端)的网络覆盖格局和业务融合格局。
(七)加强产业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鼓励并引导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内部、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建立跨市、跨经济圈的税收收入协调机制,平衡和消除利益矛盾,形成较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从根本上消除产业“同质竞争”。统筹珠三角区域产业布局,将珠三角作为一个整体,合理有效布局区域无线城市产业,引导和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使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趋向合理化、均衡化和高端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为主线,制定跨行政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实现市场主导、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发挥香港连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作用,积极推进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深化粤港澳合作与交流,支持粤港澳三地联合开展无线城市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八)探索合作共赢运营模式,积极调动多方共同参与
采用“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多方投资、统筹管理"的建设与运营模式。电信运营商、第三方运营服务提供商、用户等作为无线城市的共同参与者,本着市场为主、扬长避短、协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合作。政府部门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动无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应用,为无线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营和发展环境,引导企业适应社会管理发展需求,编制实施网络发展规划、做好建设与运营管理,逐步建立完善开放、多方合作的共赢模式,提高全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关各方要加强宣贯,引导无线城市用户主动承担信息安全监管责任的义务,不散布、不传播反动不良信息,避免危害社会的长治久安。
四、重点工程
(一)电子政务无线延伸工程
积极推广移动办公系统在无线宽带网络的应用,重点抓好政务网络平台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构建政府移动信息化服务系统,形成以无线网络、基础信息、支撑网络和综合应用为基础的立体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推动各级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手段,提高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到2012年底,力争发展一卡通超过1000万户,逐步涵盖到对老百姓的全过程服务,从出生、教育、婚育到养老,动态记录人的社会活动,成为“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载体,全面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阳光政务”服务,加强公安、海关、交通、税务稽查、工商执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保排污安全监测、海洋渔业安全救助等公共服务,通过互联网站、手机、电视屏幕以网页、短信、彩信、字幕、电视节目等形式,及时、快速、有效地把政府决策、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向社会公布,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实现民众与政府的随时随地沟通、交流、互动。推进全省一体化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推广,逐步将行政审批从电脑端逐渐延伸至手机等无线终端,为民众提供多渠道的行政事务的查询和办理。进一步拓展短信、微博、视频等新型互动沟通渠道,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
(二)电子商务无线普及工程
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在金融证券、商贸流通等领域的应用,采用融合新一代移动网络、智能移动终端、VPN、数据库同步、身份认证等多种信息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使得用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金融交易支付、视听娱乐、网络互动游戏、即时在线通信等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利用无线技术手段,完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信息田园”信息化服务点建设,引导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应用。鼓励通信运营企业、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建设移动信息化应用系统。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在金融证券、商贸流通、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数字传媒等领域的应用。在面向公共事业、交通旅游、就业家政、休闲娱乐、市场商情等领域,发展移动支付、手机“一卡通”、移动物流配送、无线企业和移动商务管理等项目,进一步扩展传统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方式。支持运营企业在广东建设云计算互联网数据中心、数字音乐基地和特大型呼叫中心等。
(三) 公众无线信息化工程
构建无线网络应用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完善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库,整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旅游、农业等公益性信息资源,积极推进无线医疗、无线教育、无线数字广场、无线景区等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大力推进无线宽带业务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便民支付、业务咨询、“市民卡”、“健康卡”等城市“一卡通”公共服务领域的模式创新。组建全省中小学教育无线视频网,构建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及共享,促进教育体系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发展,完善由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区域基础数据应用集成组成的教育城域网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管理数据源。采用先进的无线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高标准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建成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无线系统,提高社会保险服务水平。通过无线城市的建设推动各级政府建立政务信息最直接、最真实的反馈途径,使市民可随时随地无线访问政府网站,方便市民免费浏览,打造一站式市民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打造一站式市民服务公共平台,让公众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进行社保、公积金、水电煤气、税务、物价、有线电视等信息查询服务。建设无线电子社区,积极开展移动电子社区的试点示范,以完善社区无线宽带信息服务设施为主要任务,推广移动平安社区监控平台、移动抄表、无线便民信息服务亭等项目,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用的无线宽带智能化楼宇和居民社区。推进“信息服务进社区”,让服务离民众更近。鼓励运营商和当地政府合作,在全省各地市6000多个社区部署无线多媒体自助终端,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在线享受信息查询、预约办事、水电煤费缴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