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法制办关于加强和规范行政调解工作意见的通知

  (四)合法合理原则。开展行政调解工作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违背法律精神和公序良俗。要注重法理、事理、情理的有机结合,调解结果要体现公平正义,合理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注重效果原则。开展行政调解工作要结合各类矛盾纠纷的情况和特点,讲究调解艺术和调解方法,寻求妥善解决的有效途径,以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目的。
  (六)调处结合原则。对不宜调解或调解不成的矛盾纠纷,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职,及时作出处理,不得久调不决或者久拖不结。
  三、调解范围和工作程序
  (一)调解范围。
  行政机关对下列矛盾纠纷可以依法开展行政调解:
  1.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产生的各类行政争议;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居中裁决、调处的民事纠纷;
  3.按上级要求或者视情况有必要开展行政调解的其他纠纷。
  行政机关开展行政调解应当依职权重点解决好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山林权属、劳动人事、医疗卫生、消费者权益、企业改制、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以及治安、物业管理、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的行政争议或民事纠纷。
  (二)工作程序。
  1.启动与受理。行政调解可以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启动,也可以由行政机关依据职权启动,但必须征得各方当事人的同意。对于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征询当事人的意见,尽量启动行政调解程序。行政调解程序启动后,应及时通知各方当事人,告知调解起止期限、依法享有的权利、应当遵循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帮助当事人正确行使权利。
  2.组织与开展。行政机关应指派具有专业知识和调解经验的工作人员开展调解工作,对于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行政机关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应亲自主持调解。行政机关还可邀请相关专家、基层组织以及其他社会专业调解力量参与调解。开展行政调解应当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并根据案件特点和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分清利害、析法明理,积极引导各方当事人沟通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必要时可以召开专门的听证会或调解会听取意见,进行劝导、说服、教育。
  3.终结与回访。经行政调解达成协议的,由当事人签订调解(和解)协议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制作行政调解书,案件处理程序终止。对达成的调解协议,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行政机关依法制作的行政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行政机关应及时跟踪、回访协议或调解书的执行情况,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积极促成调解目的的实现。
  经行政调解达不成协议或协议生效前一方反悔的,行政机关应当终止调解程序,依法作出处理决定或引导当事人通过复议、诉讼、仲裁等法律渠道解决。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