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市)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农村公路(县、乡、村道)的超限管理工作,组织、指导、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根据实际需要,在重要路口和连接干线公路路网的线路入口,按国家标准设置明显限载、限高、限宽警示标志。
(二)公安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车辆登记时,应当场查验,对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不予登记。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质监总局、国家安全监管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219号)规定的标准认定超载行为,未经检测设备称重不得认定为超载。加强车辆登记管理,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机动车登记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未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车辆不予登记和发放车辆号牌。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各超限运输检测站(点)设立公安执勤室,实现联合治理。组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路面执法,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对驾驶员超载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记分。维护超限运输检测站和联合治超站(点)周边的交通秩序以及超限运输检测站(点)的治安秩序,依法加大对黑恶势力和“车托”的打击力度,查处阻碍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执行公务或者侵犯执法人员人身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对纠集人员、蓄意占道、恶意堵车、强行闯关、破坏治超站(点)设施、以威胁恐吓手段迫使执法人员放行车辆的暴力抗法者,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经信部门。加强对机动车生产的监管。加大对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的本省整车、改装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查处违规车辆产品。配合工商等部门对列入《公告》的车辆生产企业套牌改装产品进行整治,杜绝套牌车辆出厂。对本市未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者虚假标定技术数据的车辆产品,报请国家车辆主管部门取消其列入《公告》的资格;对已售出的产品,督促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回收处理。
(四)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车辆超限超载长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严重超限超载、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舆论监督,深入报道重大违法超限超载典型案件查处情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