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全市各县(市、区)辖区各建成5个以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进一步扩大示范覆盖面。(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县市区住建、农业、国土资源、水库移民、地震部门)
(三)着力加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深入实施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继续把校安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开展全市中小学校校舍的抗震隐患排查、鉴定、加固改造工作。开展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普查、抗震性能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加固改造。新建幼儿园、学校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医院门诊、住院和手术等用房、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车站码头等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建立健全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防震抗震措施,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县市区住建、教育、国土资源、卫生、体育、交通运输、安监、地震部门)
(四)强化基础设施抗震设防能力。1.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在规划、设计、建设等环节要严格落实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抗震设防标准,优化、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建立健全紧急情况下运力征集、调用机制,增强应对重大地震灾害的区域整体运输协调能力和抢修保通能力。2.提高电力、通信设施的抗震能力。电力和通讯系统应按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水准。进一步优化电源、电网结构布局,对重要电力设施和线路实行优化、差异化设计,加强重要用户自备保安电源的配备和管理。加强通信网络容灾备份能力建设,提高基础电信设施防灾能力。推进应急通信专网建设,加强卫星通信、集群通信、宽带无线通信等各种技术的应用,满足各级各类应急处置的通信需求,确保地震发生后通信畅通。3.提高水利工程的抗震能力。加强我市大、中型水库工程抗震性能鉴定与抗震性能核查登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水利部门要加快落实水库、重点江河堤防的除险加固措施,确保全市大、中型水库的地震安全。(责任单位:市、县市区交通运输、水利、供电、通信部门)
四、大力推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一)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指挥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各级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市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力争建设县级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加强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灾情实时获取和快速上报等系统建设,为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支撑。完善军地、部门、区域之间的地震应急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提高协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贵港军分区,市、县市区应急、民政、公安、武警、地震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