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加快交通建设,构建核心城市连接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的大交通网络。加快郑焦城际铁路建设和焦作东站、焦作火车站升级改造,推进郑焦城际铁路云台山支线及新月铁路增建第二双线等项目,积极推进焦作至济源、洛阳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和月山车站更名焦作西站工作,开通焦作至北京始发车次,配合推进郑州至太原快速铁路通道建设。加快郑云高速、焦桐高速温县至巩义段建设。推动陵川至偃师、林州至新密、原阳至济源三条省道焦作段升级为国道。推进桃花峪黄河大桥、焦作黄河大桥、孟州黄河大桥、焦桐高速黄河大桥建设。建设轨道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大环线、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焦作异地候机楼、焦作直升机场等项目,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化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2.构建能源网络。发挥“晋煤焦水”优势,建设大型路口电源项目。加快城市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积极发展智能电网。推进骨干管网、配套支线管网建设,高效利用西气东输天然气、山西煤层气、焦作煤层气等气源。优化用能结构,积极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
3.构建水利网络。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引黄调蓄、西霞院灌区、小浪底北岸灌区、引黄入焦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防洪减灾、生态保护和城市景观功能,推进沁河、大沙河、新河等河道治理,高标准建设城市水网体系。完善水权制度,加强水资源监测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创建节水型城市。
4.构建信息网络。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全员人口统筹管理、社会保障一卡通、市政公用服务一卡通等信息系统,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应急管理网络平台、新型防空防灾预警报知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打造“数字焦作”、“智慧焦作”、“无线城市”。
(二)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撑。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网络框架,推动经济由资源能源依赖型向循环绿色低碳型转变,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污染防控。加大区域内黄河、海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率先探索跨流域、跨区域污染联防联控、跨界防治机制,推动建立海河上游、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重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推进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次级河流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率先实现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中心镇全部建有污水处理厂。优化配置环境容量资源,创建国家环境容量研究及应用试点城市。
2.发展壮大循环经济。实施节能重点工程,淘汰耗能高、污染重的落后产能和设备,提高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能源利用水平。以煤炭深加工和绿色化利用为核心,构建“煤-电-建材”、“煤-电-铝”、“煤-盐化工”等循环产业链,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以孟州、博爱、武陟等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培育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企业,打造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创建“再制造”示范基地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开展低碳发展试验试点,优化用能结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低碳型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