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深入发展专业信息服务业。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强化专业信息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推广在线金融服务,大力推进金融资讯服务平台、专业数据库和服务商发展,提升金融信息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发展功能和专业齐全的国际贸易信息服务平台以及面向行业、区域、中小企业的第三方贸易信息服务平台,在贸易信息发布、价格发现、定价等方面形成国际影响力;促进航运服务与相关网络信息平台共同发展,推动电子通关、政府监管、电子支付、物流等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促进航运信息共享和应用覆盖。鼓励各专业服务领域的信息服务发展。打造数据产业园和信息服务基地。

  --探索推动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和社会化服务。探索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利用,逐步形成政务信息分级、分类公开的规范和体系,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平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支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体多元化。促进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社区服务、信用服务等领域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网络化服务,支持各类专业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新服务模式,促进面向社会的信息共享和服务。

  (三)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推进智能化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适应智能化应用对信息感知、传输、处理技术和装备的更高要求,围绕异构系统融合、海量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共享、人机交互、服务协同、智能分析、安全管理等需求,聚焦突破感知信息网络融合、高带宽网络、智能分析决策等共性技术,加强传感器、海量数据处理、信息安全等的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产学研用合作开展重大技术研发并加速产业化。

  --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和产业化。鼓励创新应用技术和集成应用系统在重点工程、特定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建设完善产业园区、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遵循市场规律,探索建立新技术及创新型应用的示范推广机制。重点实施“云海计划”,推动数据中心、应用软件企业向云服务提供商转型,集聚国际知名技术服务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和相关产业链。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以产业基地和标准建设为依托,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和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物联网传感设备和通信设备制造的产业化,促进物联网产业与信息服务业协调发展,提升上海的产业引领地位。

  专栏8-1云计算、物联网发展

  云计算:以开展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为契机,健全相关基地、联盟、标准和实验室,着力突破海量分布存储、虚拟计算等核心技术,围绕电子政务、城市管理、民生发展、中小企业服务,以及服务“四个中心”建设五大方向开展应用示范,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打造亚太地区云计算中心。

  物联网:在环境监测、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节能减排、智能电网、医疗救护、精准控制农业等领域,以及社区、产业基地等区域推进示范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带动形成物联网应用市场和相关产业链;以建设“上海物联网中心”、应用示范基地和产业基地为抓手,着力突破传感器、控制芯片、近距离通信、组网和协同处理、数学建模等核心技术,加快形成产业规模。

  九、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适应城市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把信息安全摆在城市安全的突出位置,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方针,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安全防护、监控应急、综合治理、基础支撑四大能力,确保城市信息安全总体可控。

  (一)加强信息安全监管与网络空间综合治理

  --健全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按照“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的要求,建设、利用、管理好互联网。建立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相结合、技术措施与舆论引导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信息安全监管机制,强化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的牵头统合作用,进一步落实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等级保护、分级保护、综合检查、安全测评、应急管理等信息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信息安全评估制度,强化对信息安全的动态性评估和持续改进,确保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应用系统同步落实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在确保互联网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探索形成法律规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治理机制,推动部门执法管理向网络延伸,强化相关企业网络监测和信息审核义务,提升基础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建立网络实名认证和诚信安全机制,拓展网上不良信息和行为的举报渠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营造可信、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完善城市信息安全基础支撑

  --强化应急防范系统。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基础平台建设,完善互联网安全数据的统一采集、多方共享,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防范综合支持系统扩容,加快城域网信息安全综合监测预警、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指挥支撑、智能终端信息安全状态感知评价等系统建设,建设互联网安全监察综合支持平台,整合社会化应急服务资源,形成高位、中位和低位有机互动的城域网监测预警和综合感知体系,全面提升城域网综合监控、应急处置、打击犯罪的能力。

  --拓展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平台功能。适应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及无线网络加速发展的趋势,拓展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平台的服务功能,将检测服务覆盖至工业控制、智能卡、无线网络等新技术应用领域,加强对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的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及能力建设。

  --健全统一网络信任体系。面向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健全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完善市、区县两级统一的政务外网电子认证体系,建设以电子认证为基础的网络诚信服务平台,推动数字证书的互通和电子认证服务的整合,深化电子认证服务应用,基本形成服务规范、竞争有序、市场繁荣、产业健康的电子签名及认证服务业态。

  --强化电子政务安全设施。实施完善互联网安全接入与防护、灾难备份中心服务提升等政务信息安全保障工程,落实政府采购信息安全产品的强制认证,推动国产信息安全产品在电子政务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的自主可控,确保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

  (三)打造国家信息安全服务高地

  --深入推进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加大政府和企业在信息安全技术攻关、产品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信息安全相关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重点突破安全芯片、国产密码算法应用、可信安全终端、网络安全综合监控等关键技术,加强保障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应用安全的共性支撑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信息安全服务企业集聚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