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6-1数字惠民行动建设重点
数字教育工程:加强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资源库建设和共享应用,开展电子互动教育试点,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推广电子学籍卡应用,建设“上海学习网”。提升教育城域网服务能力,促进教育网络互联互通。
数字健康工程:建设覆盖全体市民的电子健康档案、覆盖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平台,以及统一规划的医疗健康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统一医疗预约服务平台,提升医院诊疗业务智能化水平,探索建立一体化医疗保险管理平台和异地结算管理平台,加强重点区域饮用水卫生在线监控。
数字社区工程:完善社区信息服务设施,提高社区事务受理“一口式”应用水平,完善为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支出型”贫困群体综合帮扶信息平台,支持居委会依托网络信息平台促进“居民自治家园”建设,全面推进电子账单服务。
文化信息化工程:实施文化部公共电子阅览室工程,深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提升传统电子借书卡功能支撑“全民阅读计划”实施,探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文化地图在线服务、公共文化内容配送、艺术资源信息共享及公共文化信息云服务等平台建设。
涉农信息化工程:深化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千村通工程,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支持测土配方等农业基础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农业数据中心。
七、实施电子政务行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在优化利用政务网络设施、提升无纸化办公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政务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利用和跨部门业务协同。按照信息共享、应用集成的思路,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基础,以基础数据库建设为支撑,以跨部门业务协同、服务渠道优化整合为重点,深化完善低成本、集约化、高效、便民、安全的电子政务框架,整合形成政府公共服务云中心,加强电子政务监管和效能评估,提升政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行政审批
--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以持续推进财政性和公共性资金审计、国资监管、重大建设工程、民生政策、行政审批等信息公开为重点,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加强电子文件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优化政府网站等公开渠道,方便公众获取各类信息。
--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按照“全市统一,市、区县两级联动”的要求,建设完善以投资项目、建设工程、市场准入三大领域并联审批为核心的网上审批平台,建立具有申报、预审、年检等功能,提供统一受理、查询和反馈服务的网上办事服务体系,推广实施协同审批、电子监察。加快行政审批相关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推进部门审批相关业务系统与网上审批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基础数据、管控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共享。
(二)促进政务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共享
--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建设。加强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管理、发布、交换的标准规范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推动各部门开展政务信息资源梳理、分类编目工作。建设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服务平台,实行政务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实现快速查询和按需共享。研究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促进机制,统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注册、校验、发布、维护、查询及定位,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的按需交换与共享。
--深化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应用。完善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以职能部门业务信息为补充核准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在提高人口信息质量和共享水平的基础上,拓展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应用,建立计划生育、来沪人员管理服务、为老服务等方面的辅助决策系统,为相关战略研究、政策制定、人口普查、统计监测、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等提供支撑。
--深化法人基础信息共享应用。建设完善法人信息共享和应用系统,重点向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资质类、监管类信息延伸,基本建成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各类法人综合情况的信息数据库,支撑各部门开展行政审批、资质年检、政府采购、税收征管、企业信用管理、经济社会普查、宏观经济分析等各类业务应用。
--加强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建设和应用。以现有空间地理基础信息资源为基础,开展地下空间、管线、地质、工程信息等普查和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涵盖地面、地下的空间地理基础信息资源库;进一步加强基础测绘,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推进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部市合作;深化拓展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在线更新、资源共享,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统一、权威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推进建设交通、治安防控、房屋管理、市容绿化、规划国土、水务、消防、环保等专业信息的开发利用和共享交换,为宏观决策、应急管理、社会公益服务提供支撑。联合推进长三角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对接。
(三)加强电子政务协同应用系统建设
--面向经济调节。重点围绕服务业综合改革,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促进税源跟踪、监管和征税的协同;围绕住房保障和市场调控,推进保障性住房管理和运行、房屋状况信息服务等平台建设,为住房保障、房地产宏观调控、房屋管理等提供数据、技术和服务支撑。
--面向市场监管。重点推动文化、工商、税务、质量技监等部门的执法管理向网络延伸,督促网络运营、信息服务等企业履行网络监测和信息审核义务;促进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及流通、餐饮经营等的监管信息共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过程监测、预报预警、执法检查、事故报告处理等业务的协同;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市场信用分类管理应用服务平台,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披露管理,完善市场诚信管理机制。
--面向社会管理。重点完善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拓展系统应用范围,丰富统计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更好地支撑各类公共政策实施和民生利益保障。不断建设和完善覆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专项应急指挥系统,构建市、区县一体化的应急管理信息体系,实现城市监控图像、应急物资储运信息共享,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紧急处置中的协同。建设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实现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加强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中的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应用,为重大决策和部门协作提供支撑。
--面向公共服务。整合建设涵盖咨询、投诉、办事等功能的市民综合服务热线,基本形成非紧急类事务“一号式”热线服务体系。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服务渠道的有效整合。推进第二代社会保障卡工程建设,在政策性帮扶奖励、学籍管理、医疗就诊、全民健身等领域拓展持卡应用。推进法人身份网上统一认证,整合各部门发放的企业数字证书,为企业在不同政府部门、不同业务系统在线办理各类事务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避免多头发证和重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