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着力提高农村综合实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着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坚持以骨干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支撑,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大力提升支柱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着力在引进大型旅游企业、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专业村和特色村、培育旅游品牌、开发乡村文化及旅游商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园区建设,加快物流市场开发步伐,完善乡镇(街)、村小型货运物流站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大型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和物流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机构及网络,鼓励多种形式的风险创业投资,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信息咨询、农业会展等其他现代农业服务业,推进农村分工分业,培植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开发方针,切实加强老区和贫困地区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增强老区和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能力。稳步有序开展搬迁式扶贫。完善老区和贫困地区扶贫政策体系,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到2015年,全面完成20个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整体推进扶贫开发任务,老区和贫困地区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三是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农业招商引进力度,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大力发展创汇型农业,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加强农业对外合作交流,广泛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经验。
四、区域布局与产业发展
(一)区域布局
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空间规划的要求,围绕建设宜居城市和现代都市农业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按照三个圈层进行布局:第一圈层为外环线以内的近郊生态农业圈,第二圈层为中远郊高效农业圈,第三圈层为远郊山区特色农业圈。
1.近郊生态农业圈。地域上包括外环线以内所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区域。其农业布局以生态化、集约化、科技化、园艺化、工厂化、智能化的设施农业为主,重点发展种子种苗、苗木花卉、观光休闲、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业服务业等生态休闲与服务型农业。三环线以内禁止发展畜牧业和非生态养殖模式的水产业,三环线至外环线之间的区域原则上不再发展新的养殖项目,原有的养殖业逐步退出。圈层内部重点建设景观农业涵养区、设施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水域湿地保护区等“四区”,着力打造东西湖乡村休闲、洪山乡村休闲和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休闲农业等乡村休闲观光板块,大东湖、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汤逊湖、藏龙岛等湿地保护区(公园),汉口北、白沙洲、皇经堂、华南水产等农产品物流市场,东西湖慈惠、黄陂武湖、新洲汪集、江夏大桥、蔡甸姚家山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2.中远郊高效农业圈。地理上大致相当于外环线到市郊周边山区之间的地域。本圈层是我市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区域,重点发展高品质的适应都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商品型农业,兼顾服务型农业和生态型农业,突出培育特色瓜菜、优质粮油、良种畜禽、名特水产、食用菌、苗木花卉、风味茶果和观光休闲等优势特色产业。圈层内部着力打造100万亩瓜菜种植基地、15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100万亩名特优水产基地、20万亩优质苗木花卉基地、20万亩优质籽莲基地、200万头生猪(种猪)养殖基地、300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江夏滨湖、汉南梦里水乡等生态旅游板块,东西湖柏泉、新洲花果山、蔡甸永安-洪北、江夏梁子湖等休闲农业板块,新洲涨渡湖、蔡甸沉湖、汉南武湖、东西湖金银湖、杜公湖等湿地保护区(公园)。
3.远郊山区特色农业圈。指第二圈层以外的市郊边远山区,地域上主要包括黄陂、新洲区北部山区和江夏区东南部、蔡甸区西北部山区。其农业布局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发展生态林、速生丰产林、茶叶、林果、中药材、特色畜禽和休闲度假农业,着力打造我国中部地区一流的生态旅游休闲区。圈层内部着力打造黄陂木兰、蔡甸知音、新洲东北部等三大生态旅游区,干鲜果、茶叶、速生丰产用材林等三大板块基地共计40万亩,草腐菌基地800万平方米、木腐菌基地2000万袋,肉牛养殖基地规模6万头,蜜蜂养殖基地规模15万箱。
(二)产业发展
1.先进的园艺业。到2015年,产值由2010年的103.2亿元发展到156亿元,全市蔬菜、果用瓜总播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其中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0万吨;食用菌中草腐菌发展到1500万平方米,木腐菌生产发展到4500万袋;基本建成优质苗木花卉基地28万亩。抓好种子种苗繁育,加大新品种的引进、示范、良繁、推广力度。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制订和完善各类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操作规范。加强品牌建设,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积极推进净菜上市,力争全市60%以上的主要蔬菜基地的主导品种实现净菜上市。
2.健康的水产业。到2015年,产值由2010年的52.6亿元发展到74亿元,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到50万吨,其中名特优比重达到70%。按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要求,大力发展河蟹、鳜鱼、黄颡鱼、鳝鱼、鲌鱼、鲟鱼、小龙虾、胭脂鱼等特色水产养殖,形成100万亩的名特优水产板块基地,其中新建标准化精养鱼池20万亩。大力发展特色苗种繁育,力争名特新苗种达到50亿尾以上,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水产良种场各1家。进一步调整湖泊等大水面养殖品种和模式,推行生态养殖,通过种草、殖螺、休渔等措施,保护和修复渔业资源及养殖水域环境。
3.集约的畜牧业。到2015年,基本建成300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畜牧业产值由2010年的73.9亿元发展到100亿元,全市规划年出栏(笼)种猪50万头、父母代家禽100万套、生猪300万头、肉鸡2500万只、水禽4000万只、肉牛8万头,存笼(栏)蛋鸡1800万只、奶牛2万头、蜜蜂20万箱,年产生鲜奶10万吨、禽蛋20万吨、肉类40万吨。重点抓好种苗产业,扶持一批种畜企业做大做强,引领我市畜牧业加速向畜禽种苗生产大市转变。大力推广机械化全自动养殖模式,促进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力争畜禽规模生产基本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要求。加强对畜禽生产污染的治理工作,力争畜禽规模养殖企业粪便污染基本做到达标排放。
4.优势的种子种苗业。到2015年,产值由2010年的34亿元发展到68.4亿元,全市重点建设优质稻、水生蔬菜、名特水产、双低油菜、良种猪、优质家(水)禽、西甜瓜、观赏绿化苗木与经济用材苗木等8大种子种苗产业,种子种苗总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5%以上。加大良种培育与开发力度,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一批有影响的良种繁育基地。做大做强湖北天种、惠民农业、国英种业、武大天源、维尔福、中国种都、春江禽业等龙头种子种苗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种子种苗品牌。
5.生态的乡村休闲游产业。到2015年,综合收入由2010年的19亿元发展到40亿元,全市规划建设乡村休闲游专业村30个以上、休闲山庄180家以上、农家乐1500家以上,乡村休闲游和旅游服务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进一步优化乡村休闲游区域布局,重点建设生态旅游、城郊休闲、休闲农业三大乡村休闲游板块。围绕“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完善专业村供水、供电、道路、环保、绿化等公共旅游设施。延伸农业旅游产业链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
6.便捷的农产品物流业。到2015年,综合收入由2010年的1300亿元发展到1600亿元,全市重点扶持培育1家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及30家中小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冷藏货运、仓储、物流配送和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建或改造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15个。大力整合物流资源,促进运输、仓储、货代、外贸、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加快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企业群。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直销或连锁经营,建立新型、高效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研究制定农产品物流标准,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现代物流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