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农村新型产业
围绕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农村新型产业。一是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积极推广养殖业循环模式、种植业循环模式、农林牧复合模式、农产品加工及综合循环模式,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大力引导农民应用节地、节水、节时、节药、节肥、节种、节粮、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和装备。全市耕地普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分别比2010年下降20%以上,全市农业综合成本比2010年下降15%以上,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20万亩。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逐步调整畜牧水产业布局,有序推进外环线以内的畜禽养殖场的外迁,降低重点监管湖泊水产养殖密度。加强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规模化养殖小区全面实现治污达标。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检测,重点渔业水域和主要种植基地环境监测率达到100%。加强农村灌溉水源污染防治,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安全。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农业投入品。深入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工程,鼓励发展有机肥、生物农药、绿色饲料等低毒、低残留、少污染的新型农业投入品,积极扶持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药械、有机肥、有机微生物菌肥、绿色饲料生产企业。到2015年,新型农业投入品的比重力争达到50%。四是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加强生物质产业技术研发、示范、储备和推广,大力发展以生物能源、生物质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荒山、荒地等资源,发展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五是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及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村新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万台,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60处,新增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农户5万户。
(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素质
抢抓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不断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农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上的制高点。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强产学研协作,重点在名特优种子种苗繁育、高效生态种养殖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加工及保鲜、包装、储运技术、“两型农业”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动植物基因技术等方面开展攻关,加快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成果,着力发展畜禽药品、疫苗及微生物制品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六个一”工程(即:一个优势学科、一个学科带头人、带领一个团队、与一个企业合作、做强一个产业、铸造一个品牌),加快建立一批产学研示范基地,鼓励农业科研院校与龙头企业以技术、基地、资金、市场为纽带进行合作,共同推进科技成果开发。二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湖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高龙生物园建设,完善农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的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率、资源利用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积极探索先进种养技术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示范网络,加快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全面落实对科技示范户的贷款贴息政策。继续推进农业专家大院建设,5年内实现每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建有一个专家大院。四是加快培养现代新型农民。继续实施“领头雁”培训、创业培训、职业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等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着力构建农民培训体系,努力将市都市农业培训学院打造成一流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五是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制标”与“贯标”相结合,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强化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监控,建立健全生产管理记录制度,到2015年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区面积达到160万亩。六是努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商标注册和品牌管理,支持企业申报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提升品牌形象,打造精品名牌;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销售,做响品牌,提高知名度。到2015年,力争全市培植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达到30个以上,其中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数量达到5个。
(六)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坚持用现代化设备武装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由露天自然生产向设施化、机械化转变。一是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中小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水源工程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增强农业旱涝保收能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非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办法,明确建设主体和管护责任。二是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田间渠系配套、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路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快推进中低产田改造。积极推进集中连片标准化高产农田建设。实施农业地力提升工程,鼓励农民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切实提高耕地质量。三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园艺作物、畜禽、水产品生产设施化,积极推广钢架大棚、智能温室、网箱养殖、现代化养殖小区等设施农业,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兴建高标准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四是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以机代牛”步伐,大力推广适用农业机械、农业装备和农机化技术,5年内基本实现血吸虫疫区“无牛耕”目标。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7个区级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和一批农机维修服务、零配件供应网点,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00个以上。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七)继续强化农业配套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基本服务支撑。一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推广“管理在区局、服务在基层”的派出制运行模式,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充分调动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涉农企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建立起公益性与市场化服务组织相结合、多种所有制服务主体并存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二是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全市7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作用,重点培训党员骨干、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十二五”期间培训人员不少于7万人。大力实施新一轮阳光培训工程,认真做好农民创业培训、职业农民培训和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每年培训人员不少于3万人。三是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络建设和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统防统治,到2015年全市植保机防服务组织覆盖面达到85%以上。建立健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提高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动物疫病预防预报预警网络化体系和动物标识与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认真抓好国家和省确定的6种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工作。四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机构,加快推进乡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村级服务站点以及生产基地、加工流通企业自检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等监管制度,完善协调配合、检打联动、联防联控、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治理、诚信治理和社会治理,完善政府规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全国农产品最安全城市。五是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支持企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积极探索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逐步发展社区平价连锁店。大力实施“净菜上市”工程,打造一批净菜品牌,力争到2015年超市净菜上市率达到85%以上,集贸市场净菜上市率达到30%以上。做好农产品营销促销工作,加强产销对接,指导并办好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一区一节”等农事会节。积极探索发展生猪、油脂、水产等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建设农产品期货市场奠定基础。六是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整合市、区、乡镇(街)、村级农业信息资源。努力打造“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认真办好“12316”三农热线、电台“都市田野风”栏目、电视台“都市家园”栏目、武汉农业信息网和《长江蔬菜》杂志。加强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制度和服务机制,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加快推进3G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示范应用,着力提高农业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