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的通知

  “十二五”期间,力争将城市管理与治安管理全面融入“大城管”体系之中,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城市网格化管理巡防机制。通过城管与公安等执法部门开展联合巡防,市容管理与治安管理对接,最大限度发挥部门之间联合执法优势。通过构建市、区、街道一体的全市网格化管理巡防机制,形成市级联合巡防督察、区级条线巡防整治、街道辖区巡防管理,条块结合、责任明晰的网格化综合巡防体系,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防范能力、执行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定期举行全市城管执法队伍指挥中心主任例会,对市、区两级网格化巡防工作发现的问题进行研判,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总队积极协调各区县开展城管执法工作提供指导。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
  根据各区县执法范围、执法内容的拓展需求(按照常住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分层次充实城管执法一线力量。争取在“十二五”期末全市执法人员总数在“十一五”基础上再增长2680人,达到4200人,其中主城区配置1900人,其他区域共配置2300人。
  增加信息技术、绿化等专业执法人员比例,提高城管执法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加强队伍年龄结构建设,提高执法队伍中30-40岁人员结构比重,促进队伍年轻化;优化队伍学历结构,逐步提高队伍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优化在编人员与非编人员结构和比例,加强非编人员队伍规范管理,在增加在编人员编制的基础上,逐步减少非编人员及辅助执法力量的使用。
  进一步加强队伍教育培训工作,建设一处行政执法培训中心,除开展全员培训及多种专项业务培训外,创新开展年度学分制夜校培训工作,将培训成绩是否合格、能否取得相应学分作为取得执法资格、晋级晋职的前提条件,做到培训常态化,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的法规掌握与经验技巧,提升大中队长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全面提高城管队伍综合素质。结合全市城市管理网格化巡防工作的开展,实施市、区、街三级网格化巡防工作,实行路长、段长、片长负责制,整合城管、公安、交警等部门执法力量,将其融入“大城管”工作体制之中,以充实城管行政执法力量。
  4、加大装备投入,提升装备科技水平
  根据执法覆盖范围和案件发生频次特征,逐年完善执法车辆配置,并统一车型,统一标识。执法大队按每个大队配置执法指挥车、执法督察车、执法货运车和执法运输车各1辆;执法中队应配备执法巡查车(机动),按照一个中队2-4辆的标准进行配置,其他不同形式的执法巡察车如小型皮卡、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可根据需要适当配置。全市共需配置13辆执法指挥车、13辆执法督察车、13辆执法队员运输车、126辆执法货运车、378辆执法巡查。
  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全市共需配置数码摄像机152部、数码照相机530部、录音笔530部,手持电话4200部,并配备139套监控系统设备、指挥调动系统设备、投诉受理系统设备。统一全市执法人员服装,全市共需配置4200顶头盔、4200件防刺背心、4200副防割手套和16800套执法服装。结合全市队伍实际,争取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按照省、市规范要求,逐步推进办公用房的更新建设工作。规划全市办公面积需达到63000平方米,新增办公面积约42000平方米。
  推进数字城管执法指挥子系统建设。在市局数字城管指挥平台基础上,建立市总队与区大队举报投诉处置信息系统,淘汰全市城管执法队伍原使用的模拟通讯电台,装备数字电台、3G图像传输和GPS定位系统,实现通讯指挥现代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五)强化行业基础能力建设
  1、加强行业信息化建设
  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南京市市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化解管理困局增强南京市城市管理能力的要求,贯彻“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条块协调,整合发展,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南京市城管信息化建设原则,“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南京市“智慧城管”综合数据库平台,整合综合业务应用系统。
  主要任务包括(1)构建城市运行监测平台,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构建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的基础信息数据平台,对城市运行的动态监控及对平台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2)强化设施监测和事件监管,提高城市综合执法能力。结合实际,逐步丰富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监管内容,加大实时安全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3)以数据促决策、以数据抓绩效,实现日常工作考核的科学管理。通过城市运行即时数据深层次分析挖掘,做好新问题的识别和捕捉工作,以图表等形式为领导最直观地展现出问题的所在,全力辅助领导第一时间获取有效信息。同时,还将持续性地采集各部门履职情况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追踪式的分析,形成相应的绩效指标,使领导透视和关注到各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4)提升远程应急指挥效能。通过南京市“智慧城管”平台,实现各级领导在紧急情况或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反应、实施及时有效处置,实现各级领导、专家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的会商决策。
  2、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针对道路桥梁隧道设施,开发市政设施巡检管理系统,配置桥梁检测车1辆,提高对道桥设施的检查力度;加大热再生设备的使用,制定设备应用考核办法,加大培训与评比活动,不断提高设备使用率;同时针对市政行业特点,积极研究适应市政道路桥梁隧道、城市排水、路灯维修的机械技术装备水平。
  按照主要服务于公共绿化的原则,绿化养护车辆以专用系列机械应用为重点,普及应用小型机械装备,完成部分落后机械装备升级换代。到“十二五”期末,积极推动全市常规绿化养护机械化作业。配置绿地运输车200辆、随车吊5辆、中大型应急抢险车5辆、小型综合养护车300辆、车载式及自走式高空作业车5辆、绿化喷洒车100辆、多功能土壤施肥机100辆、大型喷雾车9辆、大型树枝粉碎机5台、小型树枝粉碎机9台、园路清扫车9辆、吹叶机200辆、草坪修剪机100台、多功能草坪车20台、草坪养护机械20套。
  坚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节能高效、配置合理”的原则,提高垃圾收运车辆性能和先进技术应用范围,加速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作业车辆,探索建立作业车辆应用清洁能源机制。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必须实现密闭化运输,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确保作业车辆低噪音、无异味和车容车貌整洁卫生。“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增生活垃圾收运车360辆,规划新增其他垃圾收运车45辆。
  建立道路保洁全覆盖网络与质量监测体系,优化道路保洁工艺流程,提升保洁作业工艺水平,提高道路保洁标准,确保道路整洁率达90%。推进道路保洁机械化作业,拓展道路保洁机械化作业范围,城市快速路、主要道路与繁华窗口地区机扫率达到100%,逐步实现从主干道向次干道的全覆盖。加大道路清扫保洁车辆配置力度,推广无扬尘多功能清洗扫路车辆,提高保洁作业效能,“十二五”期间新增保洁作业车辆180辆。
  3、完善行业应急体系建设
  依托“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城市管理体系,加强对基础设施及其生产运营设施设备在线监测,建立基础设施质量监测信息网络共享体系,完成监测系统与城市应急处理系统的联网。加强针对重点基础设施实现全天候不间断连续监测。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完善监测制度。完善细化各类科学、周密的预案启动实施程序,实行分级预防和应急处理,规范应急处置日常管理制度,开展突发事件的假设和风险评估,完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包括雨雪天交通保障、防汛、抗台、抗旱、抗雪等自然灾害紧急工作预案、重大事故紧急处理机制等在内的城区应急系统,并组织演练。
  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布局,配备应急物资装备,提高反应响应度,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应急保障队伍,健全专家资料库,建立一支平战结合的突发事件处理专业型队伍,同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提高对各种突发事故的防御能力。
  4、实施宣传教育服务中心建设
  为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城市管理宣传教育中心和城管服务中心。城市管理宣教中心以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作为大中小学生和市民的教育基地。同时,结合城管进社区工作,在社区内设置城管服务中心,集合投诉举报、回收资源、发放奖励、市民物品交换、提供维修服务等各种功能。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根据大城管发展方向,加快相关法规“立、改、废”步伐,及时组织修改和调整部分已不适应城市管理发展要求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尽快形成覆盖城市管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的综合法规。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解决城市管理立法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针对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要适时的对现有的法规进行动态的研究、界定,以增强法规的时效性、可操作性。
  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城管执法长效监管机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体系,规范自身管理,提高执法效率。拓宽群众监督,做到管有依据、罚有力度、惩有程序,营造统一高效的政务环境,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