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的通知


  --积极推动都市圈轨道、公共交通一体化。重点围绕建设“宁镇扬”板块和“宁合昌”新三角,统筹宁镇扬、宁滁区域轻轨系统建设,结合城际铁路、城市地铁,提高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水平,推动机场快线向溧水、高淳延伸,实现“区区县县通轻轨”,做好“同城化”地铁项目储备;整合区域公共交通网,推动跨部门、跨地区联合,实现南京都市圈内公交IC卡互联互通。建设区域交通管理中心,统筹安排区域城际轻轨、高速公路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对接工作,大力推动区域交通体系共同发展。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城市轨道系统建设速度,完成地铁3号线、10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宁高城际(机场线)一期,宁天城际一期、宁和城际一期工程;适时启动8号线建设,地铁运营里程超过280公里,增强地铁规模效应。

  2、道路交通建设

  着力提高河西、仙林、东山副城以及龙潭、汤山等新城与主城的主要干道联系,提升干道系统,加密支路网络,改造关键节点,建成“环网相连、节点畅通、高效便捷”的立体化城市路网,结合道路改造,强化交通组织管理,营造快捷舒适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

  --重点建设跨江通道和滨江交通。建立和完善“滨江畅捷、南北沟通、内外衔接、江城一体”的交通网络,推动跨江发展。完成长江四桥、纬三路过江通道及江南江北滨江大道建设,实施建设长江新通道,完善跨江、滨江交通,提高过江交通集散效率,为沿江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平台。

  --完善快速路系统建设。完成城西干道综合改造、绕城公路城市化改造、江东路快速化改造以及纬七路东进工程等快速路建设,完善主城“井字加外环”快速路系统;同时,完成纬一路快速化改造、胜利村路快速化改造,建成滨江大道江宁段和雨花台段、宏运大道南京南站段等主城边缘快速路和外围地区快速路系统建设,实现主城与外围地区,外围地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基本缓解“进城难”问题;实现都市区内任一点15分钟上快速路,由快速路15分钟上高速公路的“双15”通达目标。

  --重点建设主副城之间的联系通道及副城内部道路。加快青奥会前河西场馆周边市政道路建设,重视主城与河西新城的沟通;继续完善江北、东山、仙林副城骨架路网,尤其是江北沿江轴线干道及过江通道周边疏解道路建设,江宁跨越秦淮河干路通道等;建设机场二通道、苜蓿园大街南下等一批主副城通道。

  --合理加密和优化城市主次干路支路系统,提高路网连通性和可通达性。完善“经六纬十”主干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道路和微循环系统,优化主城道路网络。

  --推动慢行设施建设。结合地铁与快速路改造,同步建设沿线人行过街通道和设施;重点建设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大桥南路等一批人行过街通道;建设江心洲过江慢行桥;增加一批行人二次过街设施,逐步推广自行车租赁服务。

  --继续完善老城区停车供应体系。继续在新街口、山西路、夫子庙等商业繁华地段,以及学校、公共设施附近增设公共停车场;充分利用人防工程,推进老小区地下停车场建设;新建改建一批立体停车场;梳理背街小巷,规范支路街巷停车秩序;适时研究并推广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建设一批停车场(楼),江南八区每区每年新增泊2000个,缓解停车难问题。

  --实施市政道路整治。完成“10纵10横6射”干道“四位一体”环境综合整治,力保重要道路设施完好率达100%,实现城市交通提速,进一步提高支路街巷在路网中的结构比例,畅通交通微循环。

  --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结合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建设公交智能优先通行系统,建设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完成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建设二期工程,整合分布在各部门的检测系统,完善道路交通流量检测、监测系统建设,提升交通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使有限的交通资源发挥最大的通行效益;建设智能化停车诱导系统,切实缓解交通拥堵。

  3、公交优先建设

  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战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干、路面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多层次一体化公共客运交通体系;重视公共交通换乘系统的建设,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面与服务优势,倡导城市绿色通勤,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力争到2015年,实现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3500公里,主城区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50%。

  --积极开辟主城与外围地区间的快速公交线路。按照“公交专用道+大站快车”为主的模式开辟通向副城、新城、新市镇及郊县的快速公交路线,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优化和完善地面公交线网,推进江东中路、中山北路等一批公交专用道建设,在新建快速路和6车道以上主干道上增加公交专用道,建成主城100公里以上公交专用道,实现公交专用道成网,形成系统完善的整体网络;加强公交专用道监管,保证专用道高效畅通。

  --推进城市各类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推进轨道交通站点与常规公交换乘系统建设,做好轨道交通多线换乘、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间的换乘、主城区内“B+R”交通换乘系统、主城区外围“P+R”交通换乘系统等多种方式的换乘工作;优化换乘整体布局,对在建站点要适当预留换乘用地,与高速铁路站同步建成客运南站,同时在主城区内重点建设和改造小红山、马群等一批客运综合换乘枢纽;对中华门客运站、中胜客运站、客运东站、紫金客运站、客运北站等重要客运站进行改建,建成铁路、地铁、公交“无缝衔接”的新站点。

  --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建设一批公交场站,推进公交场站与商业综合开发的结合,加快公交停保场、公交首末站、公交枢纽站建设;加快公交车辆提档升级,淘汰所有国Ⅲ(不含)以下标准的公交车,60%以上车辆达到国Ⅳ以上标准,提供足量、舒适、清洁、环保的公交车辆,提升公交吸引力。

  --建设公交智能化调度指挥系统。推进公交信息中心的建设,建设一个高科技水平的公交智能化调度指挥系统,提高公交对市民需求的适应度;通过优化公交路线、调整发车间隔,提高公共交通站点可达性,降低公交车候车时间。

  (三)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加快滨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以创建“滨江生态宜居城市”为总体目标,以保护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为核心,引领城市生态环境向纵深发展,2012年达到国家生态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目标。

  1、城市综合环保整治

  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为主线,以低碳化和生态化为路径,重点加强空气、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的监测和整治,进一步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量,优化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和生活的幸福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8以上。

  --加大城市空气环境的综合整治,实施“蓝天白云工程”。积极推进大气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在线监控,限制高消耗、高污染的大排量车,“十二五”期间争取提前实施国Ⅴ排放标准,2014年青奥会前完成所有国Ⅰ、国Ⅱ标准柴油社会车辆淘汰工作;落实“蓝天行动计划”相关任务与工程,严格监管考核;实施“绿色工地”创建工作,加大二次扬尘治理力度,建成区全面建成“扬尘控制区”,切实解决施工中常见性、多发性的不文明施工行为,全面提升建设工地环境管理水平。

  --实施城市声环境监控和整治工程,营造安静祥和城市。依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规划》,启动城市噪声功能区的划分。加强交通噪声管理,扩大城市机动车“禁鸣区”范围,逐步在城市新区主要交通干道实施机动车禁止鸣号,推动沿路的防噪屏、垂直绿化建设,加强城市建筑施工噪声监控以及对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开展“宁静社区”示范建设。

  2、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

  对城市主要河湖水系进行综合整治,发挥城市水体防洪排涝、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功能。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完善城市排水、引水、污水处理系统,改善城市水环境。实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规模提高到230万吨/日以上,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5%以上,城市主要水体达到娱乐景观水质标准。

  --完成主城“雨污分流工程”,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和污水进厂浓度,形成独立的雨水、污水收纳系统。完成内秦淮河流域、金川河流域、玄武湖流域、北十里长沟流域、城东地区、河西北部地区等六大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推进城市河道整治工程。推动外金川河、大庙沟、张王庙沟等80条河道整治工程,开展入河污水截流工程,加大引水补水,沟通水系,改善河湖水动力条件,增强河湖自净能力,提高水环境质量,形成长江与外河、外河与内河、内河与湖泊相连贯的水循环系统。

  --构建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完成仙林污水处理厂二期、城东污水处理厂三期、桥北、铁北、沧波门等一批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城北、铁北、城东、城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增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全面对接和满足雨污分流后的污水输送与处理需求。完善已建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加快厂外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切实提高污水厂污水处理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