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发展目标: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和社会建设目标,突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紧贴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需要,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开发力度。到2015年,在电子信息、石化、汽车、钢铁四大支柱产业,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通信等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金融业等八个现代高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人才56.75万人,确保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主要举措:建立健全人才发展和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推进人才规划与产业规划一体化、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一体化、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一体化,确保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相互衔接、相互匹配、相互支撑。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人才开发前瞻性研究,分类制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根据重点产业发展目录,加强人才需求动态分析,定期编制南京市人才发展统计公报,定期编制和发布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海内外人才向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围绕“紫金人才特区”建设,把高新区、麒麟科学城、河西金融集聚区、南京液晶谷、南京软件谷、南京无线谷、模范路科技创新园区、南京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及产业基地、江苏白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打造成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养平台。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化运作”模式,引导校企合作共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站三中心”。深化院士与人才结对培养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引导院士指导帮助人才创业创新。构建多元化创业创新投融资体系,创新科技与现代金融结合机制。加大急需紧缺研发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大规模开展重点产业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继续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艺等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钟山青年英才工程”、“金陵名人名家工程”,支持重点领域人才参加国际科研计划和学术交流等。完善重点领域科研骨干人才分配激励办法。
表2 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一览表
领域
| 2015年发展目标(新增)(人)
|
电子信息
| 3000
|
石化
| 2400
|
汽车
| 4000
|
钢铁
| 1500
|
风电、光伏装备
| 4700
|
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
| 12000
|
通信
| 6000
|
节能环保
| 2000
|
生物医药
| 7600
|
新材料
| 7000
|
轨道交通
| 800
|
航空航天
| 4000
|
软件和服务外包
| 137000
|
金融
| 56000
|
现代物流
| 8000
|
信息服务
| 20000
|
旅游会展
| 39100
|
文化创意
| 11000
|
商务服务
| 36000
|
商贸流通
| 186000
|
教育
| 1800
|
政法
| 2300
|
宣传思想文化
| 5900
|
医药卫生
| 9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