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力争通过五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南京商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显著扩大,努力走在全省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形成对外贸易提质增量、服务外包高位跨域、外经业务优势放大、两个市场共同繁荣的良好格局,基本实现由贸易大市向贸易强市的转变。
--消费品市场保持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年平均增长率17%以上,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5000亿元,商业增加值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外贸出口年平均增长10%,2015年出口总量超过400亿美元;
--服务外包执行额、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40%以上;
--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业务年均增长15%左右。
--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粮食流通总量达850万吨,粮食仓库储存能力达到150万吨。
四、“十二五”商务发展主要任务
“十二五”是全市商务发展的新时期,要始终把握转变商务发展方式的主题。当前,加快推进商务发展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经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为主线,以筹办2014年青奥会为重大机遇,推动商务经济在更高平台上快速发展。要实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结构,突出进口和出口并重,提高南京商务经济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要始终把握发展创新型经济这一核心。发挥以开放促创新的作用,使商务经济发展成为全市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要进一步推动创新要素的集聚,积极引进国内外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和团队,推进商务人才国内国际化;要强化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培育力度。要继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建设创新载体,再创南京商务体制机制新优势。要必须始终把握扩大需求这一重点。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商务经济发展要着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战略重点,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同时,必须继续稳定并拓展外需,处理好稳外需与扩内需的关系,坚持做到“两手抓”,两者协调发展。要始终把握提升产业竞争力这一目标。长期以来,商务经济发展一直是围绕产品和市场做文章,重点是提升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区域产业特色的逐渐形成和新兴产业的日益兴起,“十二五”时期,商务经济发展要从提高产品、企业的竞争力转变为提高南京商务产业的竞争力。围绕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和传统产业升级,全面提升我市的商务工作竞争力。
(一)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等,多措并举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着力培育消费热点。抓住举办2014青奥会机遇,整合各类节庆资源,强化商旅文体联动。增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功能,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汽车消费向清洁能源、绿色动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扩大高品质、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促进家电产品走向农村市场,支持节能、环保型家电的更新换新和以旧换新,推动家电企业依靠质量、技术、服务、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开展竞争。
2、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施“品牌振兴”计划,建立品牌促进、保护和推介的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流通领域自主品牌成长发展的机制,重点培育和支持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企业品牌和商品品牌。用品牌的国际化推动商业结构调整和经营现代化。扩大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建设以新街口商贸中心区为核心的品牌集聚区,提升南京都市商业圈的影响力,满足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3、加快发展交通枢纽型商业。以市内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公路交通大发展为契机,以火车站、地铁、公交站点、机场为节点,快速、集中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型商业。推进地铁沿线商业规划建设,结合区位特点,引进品牌专卖店、折扣店、餐饮连锁店等各具特色的商业网点。
4、提档升级餐饮住宿业。加快培育餐饮品牌,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南京美食节”,发展年营业额超亿元的品牌企业20家,力争有3-5家住宿餐饮企业进入全国百强;支持“老字号”餐饮企业重振雄风,发扬光大。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休闲街区,培育熙南里、石鼓路、水街、1865等一批新兴餐饮街区。到“十二五”末,全市年营业额超5亿元的美食休闲街区达到10个,结合晚间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夜排挡集聚区。加快大众化餐饮业发展,继续推进“便民早餐工程”,重点推进中式快餐连锁发展。规范发展经济型酒店,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整合中低档旅馆、饭店资源,适应旅游、会展、商务活动不断扩大的需要。到2015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突破550亿元,年均增长18%。
(二)以信息化为基础提升流通产业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实施“三个发展”战略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业,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促进内外贸和现代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
1、做大做强连锁经营企业。支持家用电器、信息通讯、超市行业连锁经营的持续较快发展,大力提高餐饮、住宿、生鲜食品、农副产品经营等行业的连锁化水平。鼓励和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乡村连锁农家店,用连锁经营方式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连锁商业快速健康发展,销售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5%。到2015年,形成年销售额超3000亿元的大型连锁企业1家,超1000亿元的连锁企业1家,超500亿元的连锁企业1家,超200亿元的连锁企业3家,超100亿元的连锁企业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