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加快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把提高品种质量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加快实施质量振兴和品牌带动战略,大力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和培育,推动经济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大力提升工业产品质量
认真分析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推进“与国际标准对标”工程,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力度,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鼓励企业采用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生产等新技术新工艺标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扩大高技术产品、成套机电产品、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组装加工企业升级改造,推动加工企业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高附加值环节升级。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结合行业特点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在钢铁、石化、家电行业推广卓越绩效质量管理方法,在汽车、家电行业推广精益生产管理方法,在航空、航天行业推广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在机械设备、通信电子设备行业推广可靠性工程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结合轻工、服装、家电等行业的产品质量与性能安全认证,提高对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环保、能耗的监测能力。在钢铁、有色、石化、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建立质量信息采集渠道,分行业建立质量基础数据平台。
2、加强品牌建设和培育
鼓励企业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不断提高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品牌经济的比重,大力推进品牌培育工程。围绕争创国家和省重点名牌产品,鼓励企业运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稳定性,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培育知名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企业积极注册国内外商标,加强对承接定牌加工业务和贴牌经营企业商标知识产权的跟踪服务,着力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强化品牌经营,支持品牌企业建立现代营销体系,着力提高知名品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到“十二五”末,中国驰名商标总数力争达到100件,省、市著名商标总数力争达到1000件;创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800个,其中,省名牌产品300个,促进企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拓展。
3、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落实工业和民爆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加强所管理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指导,严格实施行业准入管理,重点抓好预防生产安全事故、职业健康危害等方面工作。实施企业诚信建设工程,有序推进企业诚信评估工作,逐步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诚信档案,引导企业创建诚信文化。建立工业产品质量检测预警制度,提高工业产品质量信誉水平。以食品、药品等为重点,完善企业产品质量追溯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质量安全基础工作,支持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支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公共服务平台。
(五)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快向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转变
把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坚持抓大做强和帮优扶特相结合,着力培育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1、大力推进“千企升级”计划
滚动实施“千企升级”创新计划,围绕“上规模、上速度、上水平、铸品牌”,明确企业升级的目标、路径和重点,加快培育创新型龙头骨干企业集群,确保企业实现规模升级、创新升级、信息化升级、管理升级、绿色升级和人才升级。重点培育百亿元级的创新型企业集团和成长型科技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千亿级企业达到1-2家,百亿元以上企业集团总数达到45家以上。
2、大力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
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资源配置,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现有外资企业产业升级和高端延伸,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鼓励跨国公司在宁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区域总部、采购总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大企业大集团采取联合、并购、控股等方式实施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充分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加强同我市工业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合作,提高我市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大力培育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力争在每个重点产业培育1-2家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国际行业内十强企业,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3、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按照“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快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创业体系、融资体系以及载体建设,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组成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各区县建立1家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5家以上社会服务机构组成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立300个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各区县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达100%。加快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市市级以上小企业创业基地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左右,基地内创业企业总数超过3000家,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争取20家左右的创业基地列入省级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加快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授信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强对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指导,推动建立市级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至“十二五”末,争取7个郊县有政府出资的公益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全部超过1亿元,城区政府出资的公益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达到5000万以上,每年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担保贷款总额超过40亿元。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统计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培育100家具有带动作用的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累计新增信息化应用企业5000家;累计为企业培训10000名信息化应用人才。
(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
围绕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定位,紧紧抓住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机遇,加快园区转型步伐,加快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建立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1、明确空间布局
按照“梯度分布、专业集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按照城市功能定位规划,形成以绕城高速、绕越高速为边界的“圈层式”1+2+4+6产业空间布局框架。
一个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以6个主城区为载体,重点发展软件、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两条创新带:充分发挥麒麟科技创新园、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模范马路创新街道、南京高新区的科教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打造南北向的仙林大学城-麒麟科技园-江宁大学城创新带,东西向的模范马路创新街道-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带。
四个战略性产业核心区:中国(南京)软件谷,重点打造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以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的软件产业集聚区,在软件产业规模、软件园区形象、软件企业品牌和公共服务能力上均达到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自主创新产业基地为发展目标,引领风电光伏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电网、生物技术等产业发展。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仙林大学城和液晶谷,着力建设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液晶显示、OLED显示、激光显示产业。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浦口大学城、中国南京生物医药谷,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新能源、新材料、卫星应用产业基地。
六个先进制造业基地:主要包括化工园、浦口经济开发区(桥林地区)、滨江经济开发区、六合经济开发区、溧水经济开发区、高淳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信息家电、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
2、加快主城区工业布局调整
按照“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限期完成、政策配套”的原则,大力推进绕城公路以内工业企业“退城进园”,进一步优化主城区内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提档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对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区域的工业企业,除少量符合城市规划及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没有污染的重点企业以及创新创业型企业外,其他具备搬迁条件的工业企业原则上都要搬出主城区。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全市工业布局规划的总体要求,向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做到“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以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和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主城区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对搬迁企业原址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创业园区。
3、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四大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二次创业”,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强化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支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园区。加快提升省级开发区竞争能力,加大市级园区整合力度。重点推进开发园区三个转型:一是向创新驱动转型。推动科技创业创新载体提升,实施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计划。积极探索后开发区模式,突出园区孵化、加速器、中试基地等创新园区功能建设。重点支持园区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平台以及产品认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并落实相关奖励政策。二是向绿色低碳园区转型。在产业增量上实现“低碳化”,并逐步压缩“高碳化”产业存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重点推进南京化工园区建设世界一流的化工生产、研发、物流和循环型生态化工园区步伐。三是向智能化园区转型。积极推进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六合经济开发区、软件谷等“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智能化发展水平。四是积极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3-4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