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名单(共54项)
序号
| 成果主要完成学校
| 推 荐 成 果 名 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工业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从人才培养引领到人才培养创新
| 苏 秦
| 吴 锋
| 贾 涛
| 张正祥
| 孙林岩
|
2
| 西安交通大学
| 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导向的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梅雪松
| 徐学武
| 许睦旬
| 姜歌东
| 张东升
|
3
| 西安交通大学
| 以教材建设为抓手 努力推进“电工电子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 刘 晔
| 王建华
| 夏建生
| 陈国联
| 李瑞程
|
4
| 西安交通大学
| 医学本科生专业基础阶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臧伟进
| 杜克莘
| 万田郎
| 黄 辰
| 侯樊兴
|
5
| 西安交通大学
| 立足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视听说系列课程建设
| 陈向京
| 常 虹
| 刘 睿
| 董艳云
| 张 莉
|
6
| 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型大学管理类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 孙林岩
| 冯秋红
| 钱 华
| 童小梁
| 相里六续
|
7
| 西北工业大学
| 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支希哲
| 李玉忍
| 张清江
| 沈安林
| 胡鲜红
|
8
| 西北工业大学
| 发挥国家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岳珠峰
| 支希哲
| 高行山
| 王峰会
| 王安强
|
9
| 西北工业大学
| 国际化外语师资建设模式与评估体系研究
| 张 奕
| 唐 虹
| 吕 芳
| 王 健
| 滕亿兵
|
10
| 西北工业大学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
| 西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 李 辉
| 吴 博
| 万小朋
| 牟 蕾
| 孙录见
|
宋保维
| 宣建林
| 谢潇潇
|
|
|
1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孟全省
| 霍学喜
| 姚顺波
| 高建中
| 刘海英
|
1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 焦李成
| 石光明
| 钟 桦
| 缑水平
| 王 爽
|
1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统筹建设工科数学教学工程的实践和探索
| 刘三阳
| 马建荣
| 齐小刚
| 杨有龙
| 杨国平
|
14
| 陕西师范大学
| 信息化教师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与应用
| 赵 彬
| 张举范
| 李新成
| 张四平
| 李 娟
|
黎 波
| 白 浩
| 王彦昌
| 苏争艳
|
|
15
| 陕西师范大学
| 提升高师院校学生语言文字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 党怀兴
| 李贵安
| 樊列武
| 朱湘蓉
| 朱晓彧
|
李铁绳
| 王文博
| 刘先锋
| 崔 创
| 余志海
|
刘军华
|
|
|
|
|
16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部师范院校体操类课程室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胡效芳
| 高元元
| 张 杨
| 陈丽霞
| 刘荣花
|
17
| 陕西师范大学
| 文艺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探索
| 尤西林
| 李西建
| 屈雅君
| 裴亚莉
| 陈 越
|
袁 芳
|
|
|
|
|
18
| 长安大学
| 新生教育工程的构建与实践
| 白 华
| 田新民
| 贺宏斌
| 张骞文
| 刘家乡
|
19
| 长安大学
| 工程机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冯忠绪
| 刘晓婷
| 焦生杰
| 杨士敏
| 赵新荣
|
20
| 西北大学
| 建设以《数据结构》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群,培养计算思维与应用能力
| 耿国华
| 房鼎益
| 陈 莉
| 董卫军
| 李 康
|
21
| 西北大学
| 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五大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 白永秀
| 任保平
| 何爱平
| 高 煜
| 吴振磊
|
22
| 西安理工大学
| 学分制下地方院校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 赵 康
| 王德法
| 马 宁
| 侯小军
| 赵 波
|
23
| 西安理工大学
| 大学数学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 秦新强
| 赵凤群
| 戴 芳
| 郭文艳
| 王秋萍
|
24
| 西安理工大学
| 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吉晓民
| 王家民
| 周晓辉
| 王 毅
| 李琰君
|
2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多科性大学环境艺术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 蔺宝钢
| 刘晓军
| 王葆华
| 吕小辉
| 王 劲
|
2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城市规划专业基于新时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 刘克成
| 段德罡
| 周庆华
| 李 昊
| 任云英
|
27
| 陕西科技大学
| 依托特色专业,推进质量工程,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王学川
| 马建中
| 弓太生
| 任龙芳
| 薛朝华
|
28
| 陕西科技大学
| 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姚书志
| 郑恩让
| 李成涛
| 刘 运
| 李学军
|
29
| 西安科技大学
| 地方高校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与实践
| 苏三庆
| 夏玉成
| 张 剑
| 孟凡静
| 朱若羽
|
30
| 西安石油大学
| 基于无缝隙组织理论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 方 明
| 曹庆年
| 吴 伟
| 孟开元
| 闫大维
|
31
| 西安石油大学
| 开放式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陈军斌
| 屈 展
| 刘易非
| 曹庆年
| 孙燕波
|
32
| 延安大学
| 构建特色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 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 武忠远
| 解文元
| 党子奇
| 叶 倩
| 侯业智
|
33
| 西安工业大学
| 根植企业,深化学产研合作,培养一线工程师
| 王建华
| 张君安
| 马保吉
| 赫东锋
| 曹 岩
|
34
| 西安工业大学
| 面向装备制造业的管理类人才KSA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谢立仁
| 李纯青
| 张明亲
| 田 敏
| 兰小毅
|
35
| 西安工程大学
| 艺工结合教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 高 勇
| 王俊勃
| 赵展谊
| 厉 谦
| 高建会
|
36
| 西北政法大学
| 英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马庆林
| 谢立新
| 窦 坤
| 孟 超
| 孙 玲
|
37
| 西北政法大学
| 新闻传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慕明春
| 冯冬梅
| 董晓娟
| 李军波
| 苏 丹
|
38
| 西安邮电学院
| 立足行业、校企合作、培养通信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范九伦
| 张继荣
| 刘 毓
| 孙爱晶
| 杨武军
|
39
| 西安邮电学院
| “政府引导,校企共赢”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王忠民
| 王曙燕
| 王陆海
| 刘建华
| 王春梅
|
40
| 西安美术学院
| 数字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贺 丹
| 武小川
| 史 纲
| 谢爱军
| 鲁 涛
|
41
| 陕西中医学院
|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周永学
| 董正华
| 崔晓萍
| 第五永长
| 赵 娴
|
42
| 陕西理工学院
|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 张义明
| 王文礼
| 郑宽明
| 刘 沛
| 潘宏利
|
43
| 宝鸡文理学院
| 以六大工程为抓手 构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
| 傅志军
| 杨子元
| 孙 新
| 栾 宏
| 俱国鹏
|
44
| 渭南师范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 基于虚拟现实企业运营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训模式改革与实践
| 程书强
| 许存兴
| 武曙红
| 雪 明
| 王大江
|
韩 芳
| 张建宁
| 游学民
| 孙宏恩
|
|
45
| 安康学院
| 身体健康、兴趣培养、技能发展“三位一体”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
| 王兴林
| 许宝林
| 冯德学
| 鲁宗成
| 吕仙利
|
46
| 商洛学院
| 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刘建林
| 马 宁
| 任慧英
| 李四军
| 张 锐
|
47
|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于 军
| 刘利兵
| 刘芳娥
| 曲 萍
| 赵玉峰
|
48
|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创新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本科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 邱建华
| 乔 莉
| 卢连军
| 邓志宏
| 石 力
|
49
|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高等医学院校信息化教学支撑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高东怀
| 刘 涛
| 罗 辉
| 许卫中
| 许 浩
|
50
|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与实践
| 陈万强
| 许文丹
| 刘文哲
| 吴 沛
| 吴小凤
|
冯现永
| 徐光辉
|
|
|
|
51
|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李 青
| 郭迎利
| 陈延枫
| 白亚为
| 曾兴柱
|
52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院校学生“311”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曹毓刚
| 刘 萍
| 张坐省
| 刘晓瑞
| 张军平
|
53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赵居礼
| 吴珊娜
| 赵 娇
| 祝西莹
| 李选芒
|
54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
| 刘敏涵
| 孟繁增
| 郭立文
| 李小遐
| 王公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