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分工:由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社科联、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台参加。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村妇女及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
1.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村成人文化教育机构、科普学校、科普服务站、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培训阵地作用,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民创业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星火科技培训、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有针对性地向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通过各级渔业技术推广站,向渔民广泛开展渔业实用技术培训。深入实施百万新型女农民培训计划,提高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
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继续实施农业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扶持涉农专业建设,促进农科教结合。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和青年创业培训行动。支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劳务输出的订单需求,开展定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培养,短、平、快地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加强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3.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经常性的农村科普活动。深入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社科普及周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普惠农专家服务团、科技服务热线、科普之冬(春)、“三农”网络书屋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工作者“常下乡,常在乡”的长效机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宣传进农家”活动,向农民积极传播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农业知识。
4.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科普惠农计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乡村清洁工程、三八绿色工程等惠农工程。建立科普惠农项目库,不断建立健全科普惠农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和科普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等示范带动作用。
5.健全完善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网络体系。加强组织建设,发挥镇科协、村科普小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在农技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农村科普“站、栏、员”长效机制建设,建立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依托“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受表彰单位,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组织开展“科普大使农村行”、“科普大讲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教育活动。开展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信息化服务水平。
责任分工:由市农委、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科协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林业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安全监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社科联、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台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