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点建设内容
以城市快速环路、高速公路、铁路、国道两侧林带和骨干道路交会的节点、主要城市入口的植物造景为建设重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集生态内涵、形态内涵、情态内涵于一体的绿色通道。在此基础上,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形成以城市快速路为主体的森林隔离廊道,加强城市各城区或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防止城市无序蔓延,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形成以纵横向主干道路为主体的贯通性生物廊道和通风廊道,加强城区与郊外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连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高速铁路
宁杭高铁、京沪高铁两侧各建50米宽的绿色通道,同时结合环境整治,绿化、美化铁路两侧村庄、农田。应针对铁路沿线景观(车站、隧道口、桥头、边坡等重要绿化景观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按照“一年成形、二年成林、三年成景”的标准进行设计,将铁路两侧建成展示无锡市现代化建设风貌和特色、安全稳定、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廊道,成为无锡森林城市的标志性示范工程和成果展示窗口。
(二)锡张高速公路
包括中央分隔带、两侧绿化带、互通立交、附属区(内含服务区、生活区、停车区)等部分。其中两侧绿化带宽50米。
(三)蠡湖大道
在现有绿带的基础上,按相关规划,全面完成提升绿化工程。以建设生态景观林为主,注重林带与道路两旁的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的融合以及与公园主题的协调。以常绿树种为基调树种,适当增加彩叶树种和花灌木比例,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色彩丰富的沿线绿地景观,兼具森林生态隔离廊道的功能。
(四)锡东大道
规划长度15.3公里,其中锡山区11.7公里,新区3.6公里,每侧林带宽度15-30米,新增林带面积21.3公顷。通过选择不同基调树种和森林群落模式,增强不同路段的识别功能,以实现城市迎宾、景观展示的功能。
(五)梁溪路-环太湖高速路
全长9.5公里,每侧林带宽度15米,以建设生态景观林为主,新增林带面积9.5公顷。以常绿阔叶树种为基调树种,配置符合地带性分布的人工森林群落,增强林带的抗逆性和稳定性,提高林带的综合生态功能。与太湖生态防护林带生物廊道,围合构成森林隔离廊道。
(六)高浪路及新锡路延伸段
全长12公里,每侧林带宽度15米,新建生态景观林面积24公顷。构成连接公园、苗圃等中小尺度森林斑块和森林组团的横向廊道。
(七)徐霞客乡村旅游专用道路
在现有绿化基础上,全面扩建,新建生态景观林带,面积4公顷,每侧林带宽度15米。植物群落配置体现本地景观特色,为进入景区作铺垫。
(八)主要道路节点、城市入口及城区道路
交通岛、互通立交、主要入城口周边及城区道路,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结合微地形塑造,运用大色块花灌木或疏林草坪式配置,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木相结合,并缀以山石、小品和标志性雕塑,形成通透疏朗、特色鲜明的景观效果。
第二节 林网化工程
一、林网化建设目标
林网化工程是在主要道路绿色通道工程的基础上,依托水系及其它小型沟、河、路、渠建设高标准林网
(一)农田林网建设
工程主要涉及宜兴平原圩区和江阴市霞客等镇。其中农地面积5万公顷,占10.6%。市辖区根据实际情况在局部地区开展农田林网建设。建设指标为:县(区)道路林带:每侧宽度为10米。其余各级沟、河、路、渠两侧林带宽度按照农田林网指标。
农田林网建设目标:测算需规划的县(区)道路林带总面积4000公顷,扣除已绿化面积2600公顷,至2015年全线绿化,规划新建林带面积1400公顷,按新建林网中已原有50%应绿化长度已绿化,实际增加绿化面积700公顷。其中:高标准农田林网网格个数2500个,林带覆盖总面积为50000公顷。
(二)水系林网建设
结合太湖流域生态建设与河道治理,加快水体沿岸林带、林网建设,既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固堤护岸,又能够城市生态过程和景观格局的连续性,提高生物多样性。水系林网工程是落实无锡林业发展规划中沿湖、沿河林带及林网建设的主体工程,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太湖流域生态治理的重要载体。
无锡市林业发展规划中的主要水系以位于太湖流域,以太湖、长江,结合各级河道,构建锡澄地区水系林网。城区以京杭运河为中轴构成环城运河景观系统,并通江达湖,与其它水系林网融会贯通。
水系两侧建设水源涵养林、防浪固堤林、水土保持林、生态景观林,形成林水相依、以林涵水林网格局,实现水清、岸绿、景佳的目标。
综合分析各级河道宽度、绿化现状和两侧用地性质,参考《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无锡城市总体规划》、《无锡市水系规划》等相关规定指标,根据河道管理部门的划分标准和管理规定,合理确定水系林带宽度指标,使宽度尽量达到能形成森林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尺度。
河流水系林带规划宽度(单侧)。一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50 米;二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30米;三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20 米;四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15米;五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10 米;六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10米。
水系林网建设目标:新建(改造)水系林带总面积558.38公顷。其中:江阴市新增面积130.00公顷,宜兴市新增195.00公顷。至2015年,江、河、湖、荡等水体水岸绿化率达70%以上。
二、林网化重点建设内容
重点建设京杭运河、锡澄运河及其各级支流两岸的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和生态景观林。城区外围构成沿古运河、京杭运河构成的森林隔离廊道;城郊景观节点或与景观要素相连接的河道以及城区段河道沿岸,加强森林景观设计,构成以各级主要河道、湖荡及湿地公园等为主体的森林景观带。
(一)大运河沿岸林带
城区环城古运河沿岸,按宽度30~50米营造生态景观林,形成滨河带状公园绿地,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要;城区外运河干道单侧林带宽20~30米,新增生态防护林和生态景观林156.8公顷。城区外围河道,在保持河道自然形态的前提下,在适当地段,形成宽度30~50米的生态防护林。
(二)江阴市锡澄运河城区段景观林
规划总长度5公里,宽度平均100米,建立高品位城市绿色景观通道,结合河口湿地公园打造集生态性、文化性、功能性为一体的城市绿脊。
(三)北兴塘-九里河城市景观林带
规划起点古运河,终点宛山荡,合计长度23.8公里,建设完善北兴塘-九里河景观绿化林带,串联北兴塘河湿地公园、锡山湿地公园、中央公园、宛山荡湿地公园,绿化面积142.8公顷。
第三节 城区绿化工程
城区绿化工程遵循批准实施的《无锡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指标,按照“绿环围绕、绿线穿插、绿点均布”的布局结构,建设分布均匀、布局合理的绿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有效控制和改善中心城区的大气污染、热岛效应、粉尘污染,满足市民对生态环境、游憩健身、旅游娱乐、防灾减灾和审美的需要。
一、城区绿化指标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的规定,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五大类。因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它绿地的建设内容已纳入其它重点工程分项规划,中心城区绿化工程主要内容为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的建设。
(一)公园绿地规划指标
公园绿地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五种类型。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全市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3000米,区域性综合公园1500米,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为500米。
(二)附属绿地规划指标
附属绿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居住绿地:对不同类别的居住用地提出绿地率的控制指标。并严格遵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保证居住绿地的用地。
道路绿地:遵循《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有关绿地率的要求,根据《无锡城市总体规划》,无锡市的道路主要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对各级道路的绿地率指标作出规定。
其它附属绿地:严格按《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年》的标准,确定其它各类用地的绿地率指标。
二、城区绿化建设目标
中心城区绿化工程按照已经批准实施的《无锡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指标进行建设。同时,规划在新区梁塘河、金匮城市片林,锡山区、崇安区北兴塘,锡东新城、九里河中央公园,惠山城际铁路车站绿地、惠山区李家湾生态园建设城市核心片林总面积495公顷以上。
三、城区绿化重点建设内容
(一)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分三个层次:综合公园。完善提高锡惠公园、鼋头渚公园、惠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全市性公园的管理水平,增加绿量;利用滨水自然条件,扩建长广溪湿地公园、梁塘河湿地公园、尚贤河湿地公园等,丰富游憩服务设施;突出规模与综合性,新建友谊公园、香梅公园、芙蓉公园等区级公园。二是专类公园,新建徐霞客公园、无锡吴文化博览园(西区)、阳山文化地质生态休闲景区等专类公园,突出内容的独特性。三是社区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依托城市河流水系,结合旧城改造和历史文物保护,按500米服务半径均匀布置。重点加强带状公园和散点式街旁绿地的建设,营造满足市民游憩需求的绿色空间。至2015年,公园绿地总面积达到2888公顷,规划建设公园绿地18个,其中市级综合公园8个,区级公园10个,逐步形成绿地类型丰富、布局均衡、结构稳定的公园绿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