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实施重大专项推进计划。组织实施信息化专项工程,集中力量突破数字家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和无线通信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实施数字家庭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战略,重点发展具有“三网融合+高清互动+智能控制”功能的新型高端数字家庭等系列产品,积极推进广州、佛山、云浮等地数字家庭试点建设并逐步在全省推广。建设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推动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数字视频解码(AVS)和数字高清互动接口(DiiVA)等技术的产业化。加快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国家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普及应用,突破卫星导航系统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芯片、模块、终端等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在政务、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应用,采用双/多系统兼容的模式,逐步实现从国外系统向国内系统的平稳过渡。到2015年,初步实现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在我省的商业化应用。
(三)加快推进“三农”信息化建设。
1.加强农业领域信息化应用。建设全省农业资源数据平台和农业科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开发面向主要种养种类的技术服务系统。打造农产品流通和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服务平台、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平台,探索精准农业技术集成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以林业信息化带动林区林业现代化,加强信息技术在林区经济发展、林农权益维护、林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2.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在村镇部署公共信息服务终端,扶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化在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医疗卫生保障和农民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扩大农村信息服务站点覆盖率,推动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加强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实现全省行政村信息化公共服务网全面覆盖。
3.加强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优化城乡教育信息化资源均衡配置,继续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百万农民学电脑”等信息化教育工程,普及开展农村信息化培训,提高农村信息化教育水平,构建农村基层信息化人才体系。
(四)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务建设。
1.建设多层次、多渠道、一体化的电子政务体系。加快建设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安全可靠的全省电子政务系统,提高政务效能。实施公共基础信息共建共享工程,建设以人口、法人、信用、地理等信息为重点的公用基础数据库。完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与共享机制,构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促进跨部门业务协同开展。建设网络问政平台和全省社情民智收集系统,完善网上政民互动渠道。统筹建设数字证书、电子印章、电子地图、档案管理等基础系统,推动建设移动办公和行政电子监察系统。与泛珠三角各省(区)合作推进信息合作平台和各政务领域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2.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建设基于下一代网络技术的省级万兆城域网,提高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高容量数据处理能力和大规模业务承载能力。完善省市骨干网,升级市县骨干网,突破省、市、县纵向应用的网络瓶颈。扩充省级互联网出口,满足政府部门不断增长的互联网使用需求。统一部署建设容灾备份中心,确保政务网络平台核心业务的连续性。
3.加快研制电子政务急需的基础性标准。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基础,以重点应用为导向,研究制定网络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目录与交换体系建设管理、绩效评估、网站建设和评估、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保障等电子政务领域的地方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
(五)加快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进程。
1.实施教育信息化一体化工程。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和标准体系,培养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深入实施“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工程,加快建设数字化校园,推动基础教育专网“校校通”、多媒体教学进班级,启动下一代互联网教育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一体化教育网络体系。加强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应用,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实施教育信息化创新计划,开展信息化示范校园和教育示范区创建活动。建设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和全省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巨型数字化教育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建设数字化教育服务联盟。
2.实施医疗卫生信息化工程。逐步建立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实用共享的全省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重点建设省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和市级医疗卫生协同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制度、医疗卫生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等2个基础数据库,推广使用全省统一的“健康卡”和专用网络。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