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无线电安全保障的新技术。积极探索技术防范措施,建立对非法无线电通信实施阻断和反制的干扰系统,有效防范和打击敌对分子利用无线电新技术进行非法活动。在无线网络抗干扰、防泄漏和防黑客攻击等方面,研究新技术、新业务带来的安全问题,构建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探索将政府各部门的宽带网络融合为“一网通”的技术,提高统一指挥、快速调动能力,不断提高安全保障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水平。
(五)监测网络完善工程。
加快智能化无线电监测网建设。加快推进无线电监测网建设,形成具有调度与指挥功能、管理与控制功能、监测与测向功能的智能化无线电监测网络,完全覆盖无线应用密集区域、重要部门和重点区域,基本覆盖深圳市陆域、海域。完成与国家、省和香港地区的监测联网,实现无线电监测网与无线电信息网融合,成为适应未来无线电事业发展要求的国内一流的无线电监测网络平台。在2011年完成1个指挥中心、4个高山站、18个固定监测站、4个移动监测站的建设;到2015年完成4个岛屿监测站、20个海岸小型监测站、2个陆地移动监测站、2个海上移动监测站和1个空中移动监测站建设。
探索网格化监测管理模式。利用标准化的监测数据库,详细精确地监测、分析每个网格内的电磁空间情况,将被动监测变为主动监测,将粗略监测变为精确监测,争取到2015年实现规范准确的网格化监测管理模式。
推进无线电监测应用平台建设。在智能化监测网基础上,建立统一、开放的数据平台和标准的接口规范,在平台上集成监测测向、设备检测、频率台站、EMC分析、统计分析和系统管理、行政执法等无线电管理工作需要的各种功能模块,实现无线电监测精细化管理。
(六)管理信息系统工程。
以行政管理为主线,业务信息为核心,地理信息为基础,各类无线电专业算法为辅助,参照国家无线电管理标准数据库,建设中心数据库,完善信息系统,推行网上行政审批,做好门户网站建设,实现国家、省、市无线电管理系统内部以及市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充分利用现代先进IT技术(RFID、千兆网络等),将频率资源管理、台站管理、设备管理、执法监督和办公自动化等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同时实现与监测网的数据业务整合,将无线电监测、电磁兼容分析等业务与信息系统的频率台站数据相结合,完成覆盖全市范围内的一体化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
(七)检测设施提升工程。
密切跟踪国内外无线电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建立和完善适应无线电设备管理的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配备体系完整的固定和移动无线电设备检测设施,力争能涵盖各类无线电设备的检测。具备在研制、生产、进口、流通等环节的无线电设备检测能力,重点提升在用无线电设备、新设台站验收的检测能力,从源头上消除和减少无线电有害干扰。建设完善重要无线电系统电磁兼容分析平台,具备对公众移动通信、专用通信类制式之间以及重点无线电业务、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分析能力。加快推进宝安无线电检测大楼建设,力争将其建成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国内一流的检测设施,为无线电设备生产企业研发、销售新产品提供可靠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