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细分三级客源市场。(1)境内。重点开发以重庆、陕西等周边省市为主的国内核心客源市场;大力开发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省市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为主的基本客源市场,积极拓展中型经济城市等国内其他区域潜力客源市场。(2)境外。重点开发以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为主的核心客源市场,大力开发欧洲、美洲、澳洲为主的基本客源市场,积极拓展世界其他各国及地区客源市场。
3.实施精准营销。
(1)境内。针对国内核心客源市场,重点推出休闲旅游、商务旅游等旅游产品。针对国内基本客源市场,重点推出商务旅游、特种游、会奖旅游、休闲旅游等旅游产品。针对国内潜力客源市场,重点推出观光游、商务旅游等旅游产品。
(2)境外。针对港澳台市场,重点推出遗产体验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针对日、韩及东南亚市场,重点推出三国文化、道教文化和美食娱乐等旅游产品。针对美国、加拿大等远程客源市场,重点推出大熊猫生态体验、世界遗产和地震遗址观光等旅游产品。针对欧洲、美洲、澳洲等客源市场,重点推出熊猫特色生态旅游和世界遗产等旅游产品。
4.推广联盟营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建立和完善最佳旅游联盟,营造“价格洼地”,打造“服务高地”,整合重点涉旅企业(景区)积极参与,促进与中国银联等金融机构合作发行熊猫银联卡。加强与周边区域景区的联合营销,共同制定和开发区域营销策略,完善区域营销网络体系,实现平台互享、渠道共用、客源互送,联合承办旅游博览会、交易会、音乐节等大型旅游节事活动。
5.强化网络营销。根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整合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资源,加快构建以成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总平台为基础、各区(市)县旅游景区(点)和企业共同加入的结构丰富、功能完善、信息沟通便利、组织有序的营销系统,不断扩大成都目的地营销系统(DMS)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八)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建立以资本为纽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和跨地区、跨行业运营的龙头企业。通过企业申报、行业评审和市场检验的途径,确定重大企业的范围,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带动力强、品牌影响力大、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内、国际一流的旅游龙头企业,全方位激发成都旅游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1.培育大型旅游龙头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鼓励大型旅游企业引进海内外战略投资伙伴、国际知名旅游运营商和品牌酒店管理公司,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在核心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运营中加快发展壮大。到2015年,培育10家旅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旅游企业集团,在旅游和相关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投资、融资担保和资本运营中发挥战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
2.做强旅行社业。支持大型旅行社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建立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的垂直销售体系。创新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和资本运作模式,延伸和整合旅游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积极引导成都本地旅行社在省内外建立经营网络体系,鼓励支持本地旅行社通过收购、控股等途径兼并其他旅行社或旅游企业,加强旅行社的经营管理。
3.提升旅游住宿业。实施住宿产品的多元化、标准化和主题化战略,满足高、中、低端各类市场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坚持“中心城区积极发展高星级酒店,二三圈层鼓励发展星级酒店和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酒店”的导向,鼓励发展高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和主题文化酒店,进一步规范社会旅馆的接待和安保设施配套,支持农家乐向乡村酒店转型发展,进行乡村酒店的星级评定及标准化建设。争取“十二五”末,新增星级酒店40家。
4.鼓励发展特色旅游餐饮企业。培育大型餐饮企业集团,引导企业争创品牌。支持有条件的餐饮美食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组建大型餐饮企业集团,开创本地餐饮品牌。实施多产业联动战略,拓展餐饮美食行业价值链条,形成以餐饮美食为中心,餐饮美食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研发业、教育业、会展业等多产业联动的产业链组合体系。
5.规范发展旅游运输企业。加快成都市旅游运输公司,尤其是旅游小车公司的发展,提高旅游车辆公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各区(市)县客运中心与主要旅游景区(点)之间的旅游交通班车线路,建立“1+N”游客集散中心运作模式。加快成都周边地区客运公交化步伐,提高公交服务人员旅游服务水平。统一成都市旅游大巴形象,增加观光巴士的线路及夜间旅游观光专线,加快推进城市主要旅游交通工具开展中英双语语音服务。鼓励交通企业增加汽车租赁服务,尤其是旅游小车租赁业务。
6.大力发展旅游商品企业。出台相关政策,按照园区化发展思路,对特色旅游商品制造企业的生产、销售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引导、鼓励发展,为旅游商品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资金保障。加大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引导金融机构向旅游商品企业实行贷款优惠。设立旅游商品创新研发基金,建设旅游商品产销信息共享平台,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造,提高旅游商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蜀绣、棕编、草编、竹编和藤编等传统手工艺商品打造为成都市特色旅游商品,在主要景区(点)设立产品展示和销售窗口,鼓励规划的手工业生产基地(园区)向旅游景区转型升级。
(九)深化旅游区域合作。紧抓当前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机遇,按照“着力天府新区,立足成渝经济区,融入三大城市群,拓展国际大市场”发展思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实现旅游信息交流共享、质量监督联动、应急救援快速实施,异地投诉当地受理,全面提升成都旅游的对外开放形象和交流合作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