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扩大防治工作覆盖面
(一)强化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让群众掌握艾滋病防治科学知识,树立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行为方式,自觉行动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减少艾滋病传播蔓延最有效的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强化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全社会不同人群采取适宜的宣传策略,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各类人群健康素养,动员全社会共同行动,积极应对。宣传、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制定媒体刊播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的指令性指标,加强经常性、针对性宣传。
领导干部要主动学习防治知识,正确认识防治工作,积极宣传倡导社会参与,推动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完善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的防治政策培训,并将防治政策掌握情况和宣传教育力度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各机构、各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把本单位职工教育好、引导好、管理好、动员好。教育、卫生部门要建立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机制,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重点市(州)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初高中毕业考试内容。切实落实在校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规定。人口计生、文化、科技、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商务、检验检疫、妇联、工会、共青团等部门要利用和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妇女面对面”、“青春红丝带”、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职工安全生产培训、农民工培训学校、出国劳务人员培训等多种平台作用,针对青少年、妇女、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及各类大众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促使他们牢固树立健康意识、自觉培养健康习惯、保持健康行为。针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不懂汉语的情况,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对高危人群、感染者和病人的道德和法制教育,开展经常性、针对性宣传,增进社会责任感,引导其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自觉减少易传播艾滋病的行为。
(二)强化源头控制,实施综合治理。遏制艾滋病的扩散和蔓延,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整治,持之以恒。选择问题最严重、贫困程度最深的部分地区实行联片扶贫和专项扶贫措施。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加强青少年的培养教育,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法查禁毒品,打击贩毒团伙,整治卖淫嫖娼、聚众淫乱等违法犯罪活动,开展省际、边境禁毒防艾联防联控,从源头控制和减少传播。把艾滋病防治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与文明、卫生城市(社区、乡镇)创建,平安社区、无毒社区创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等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相结合,提高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管理水平,依法打击故意传播艾滋病和利用感染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使社会文明、健康、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