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创新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在工业投资上,既重视投资数量增长更重视投资结构优化,既重视投资项目落实更重视投资效率提升。
积极引导企业投资行为。坚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运用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实行工业投资政策与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落实重点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发展导向和重点投资方向的引导。完善投资项目准入机制,严格执行技术、质量、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实施好工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支持企业上符合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法规、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好项目;引导企业将工业投资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投入质量和产出绩效。坚决控制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防范企业投资风险。
加强工业投资项目管理。把工业投资管理的基点放在项目落实上,加大服务和督促力度。按照规划一批、实施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做好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库工作,形成项目滚动运作新格局。健全工业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实行领导干部对重点技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联系服务制度,重大项目要成立专门的项目推进组。突出抓好工业发展平台的项目落地建设,着力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产出率,充分发挥其在扩大工业投资中的“主阵地”作用。
完善重点投资项目与资金联动的长效机制。加强银企合作,密切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衔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抓好中小企业投资信贷协调,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做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
第三节 实行产业联动发展
工业化是工业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也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顺应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方向,把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服务业兴市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形成大生产支撑大流通、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的新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以实施金华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注重发展与工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提高工业运行效率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
围绕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集群集中区和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进一步构筑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各类服务实体,拓展生产性服务领域,以利于工业企业购买专业化的中介服务,降低营运成本和提高营运效率。支持发展经营组织服务业、营销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等商务服务业;支持发展节能环保、工程咨询、资产评估、信用担保等专业服务业。突出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浙中信息中心,充分发挥金华“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的品牌效应。以文化建设为依托,发展工业设计、品牌策划等创意产业,促进企业研究开发。进一步发展现代会展业,不断提升义乌?中国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永康?中国五金博览会等知名品牌会展的影响力和成效率。构建以工商企业物流管理为基础,以社会化物流企业为骨干,以工业集聚区和大型市场为依托,功能设施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集中打造浙中现代物流枢纽。充分发挥市场大市优势,强化专业市场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结合城市功能建设,推进专业市场改造升级;加快专业市场组织创新和交易方式创新,提高业态层次和流通效率。以义乌实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动力,进一步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实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更大规模拓展国内市场。
支持工业企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工业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由制造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型。鼓励工业企业进行非制造环节重组,设立独立法人的科技、物流和贸易等生产性服务公司,扩大服务外包业务,提高企业服务资源的专业化、社会化利用水平。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实行主辅分离,鼓励小企业将生产辅助服务及生活服务实行外包。通过社会分工深化和制造企业服务业务外置,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
二、提升国际贸易发展水平
引导企业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经营体制,实现工业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利用义乌实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采取先行先试政策措施,加快建立新型贸易方式,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着力优化出口结构。充分发挥自营进出口企业的外贸主力军作用,发展一批外贸出口重点企业,建设一批重点出口生产基地,不断增强企业自营出口能力。坚持以优取胜,着力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培育强势出口品牌,力争在高新技术产品和自有品牌产品出口上有较大突破。优化出口贸易方式,努力保持一般贸易的出口优势,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坚持走市场多元化之路,主攻国际主流市场。
创新国际贸易组织方式。突出专业市场的国际贸易功能培育,使之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产业集群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引导大型专业市场实施国际化战略,重点将中国小商品城、中国科技五金城培育为国际商贸城,提升国际经营规模和水平;努力吸引国外知名贸易公司、连锁企业及采购商前来入驻,扩大国际贸易业务。引导企业构建国际营销网络,采取设立境外窗口、扩大销售终端和发展总经销、总代理等途径,拓展国际市场。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行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境外加工贸易,直接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实现产业扩张。
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健全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和反技术壁垒工作机制,增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维护正当经贸权益。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计量保证及环保体系,突破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规范出口秩序,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减少贸易摩擦。
第四节 保障工业规划实施
本规划是金华市“十二五”时期指导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符合《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市有关规划相衔接。本规划经金华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创新规划实施机制,以企业为主体,以发挥市场作用为基础,政府积极引导和强化服务,努力将本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本规划,全力营造“兴工强市”氛围,切实做到工作到位、保障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金华市经委负责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具体指导。在执行规划中,政府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分解落实相关责任,加大扶工力度和服务力度。各县(市、区)工业经济管理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规划的行动方案,确保实现“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任务。建立规划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和阶段工作目标,完善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对规划的指导方针、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宣传,积极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把实现规划目标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二、落实保障措施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本规划落实到位。一是强化规划与政策的衔接。全面落实金华市委、金华市政府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形成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用好金华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整合财力资源,提高使用绩效。二是强化规划与项目的衔接。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工业发展导向,积极引导企业及有关方面,谋划并落实更多更好的工业项目。各级政府支持工业项目的政策资源,以本规划为框架要求予以安排,特别是支持上重大工业项目。三是强化规划与部门工作的衔接。工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制订本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对规划落实情况及时分析评估和监督检查。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持和指导。
三、优化企业服务
以实施本规划为契机,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更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将工业经济管理重点放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上来。把为企业排忧解难作为中心环节,持续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坚持做好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的“三送”工作,完善服务企业的长效服务机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健全以企业信用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改进和加强行业管理。认真做好发展战略研究、行业运行分析、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等管理工作。推进工业行业协会建设,有效发挥其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行业协会努力维护企业权益,更好地体现民间性、中介性的特点和自律性、服务性的功能。完善行规行约,制止恶性竞争。增强行业协会的国际商务协调和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附件:金华市“十二五”时期工业经济“四大建设”行动方案表
附表1:
金华市“十二五”时期培育发展五大优势主导产业
序号
| 优势主导产业
| 预期2015年工业总产值
|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
| 超过3000亿元
|
除先进装备制造业外,
其中:
|
(1)电子信息产业
| 超过500亿元
(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超过1000亿元)
|
(2)新能源产业
| 超过1000亿元
|
(3)新能源汽车产业
| 超过100亿元
|
(4)生物医药产业
| 超过200亿元
|
(5)新材料产业
| 超过200亿元
|
(6)节能环保产业
| 超过100亿元
|
2
| 汽车产业
| 超过1800亿元
|
3
| 装备制造业
| 超过1500亿元
|
4
| 现代五金制造业
| 超过1500亿元
|
5
| 现代小商品制造业
| 超过1500亿元
|
附表2:
金华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大平台建设目标
序号
| 工业发展平台
| 目前累计
已开发面积
(平方公里)
| “十一五”实现
工业总产值
(亿元)
| “十二五”
规划新开发面积
(平方公里)
| “十二五”
期末工业总产值目标
(亿元)
|
一
| 省级产业集聚
大平台
|
|
| 50
| 1800
|
1
| 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
|
|
| 29
| 1000
|
| 其中:婺城组团
|
|
| 10.2
|
|
| 金东组团
|
|
| 10.2
|
|
| 兰溪组团
|
|
| 8.6
|
|
2
| 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
|
|
| 21
| 800
|
| 其中:国际商贸核心区
|
|
| 4.22
|
|
| 商贸流通创新区
|
|
| 7.75
|
|
| 支撑商贸制造区
|
|
| 6.23
|
|
| 创意研发孵化产业走廊
|
|
| 2.8
|
|
二
| 省级以上经济
开发区
(工业园区)
| 110.34
| 1670
| 66.43
| 5455
|
1
|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
| 18
| 346
| 8.69
| 1000
|
2
| 金东经济开发区
| 7.4
| 106
| 10.2
| 500
|
3
| 金西经济开发区
| 7.22
| 53
| 6.5
| 300
|
4
| 兰溪经济开发区
| 12
| 163
| 3.3
| 600
|
5
| 义乌经济开发区
| 10.6
| 180
| 3
| 300
|
6
| 义乌工业园区(整合区)
| 34
| 300
| 10
| 1000
|
| 其中义乌工业园区(核心区)
| 4.93
| 60
| 7
| 600
|
7
| 东阳经济开发区(整合区)
| 15.59
| 134
| 10
| 400
|
8
| 东阳横店电子产业园区
| 5.47
| 102
| 2.64
| 200
|
9
| 永康经济开发区
| 11.5
| 277
| 8.6
| 1000
|
10
| 浦江经济开发区
| 10.32
| 155
| 3
| 300
|
11
| 武义经济开发区
| 5.02
| 86
| 2
| 220
|
12
| 磐安工业园区
| 2.29
| 8
| 1.5
| 35
|
三
| 乡镇工业功能区(50个)
| 84
| 1073
| 39
| 2000
|
备注
| 1、省级以上开发区合计数中义乌工业园区只包括义乌工业园区核心区的数字;
2、乡镇工业功能区“十二五”时期数据按“十一五”时期推算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