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市初步实现了水务一体化管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水利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水资源管理相对粗放,用水效率较低;水利投入需求大,但总体投入不足、渠道单一,缺乏稳定增长机制;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基层水利管理能力薄弱,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尤其是基层水利单位面临困难较多;水价改革进展较慢,良性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建立,水价与水资源紧缺状况不相适应;水利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这些都与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要求差距较大。
4 “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4.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以大幅提升水利保障能力为核心,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为支撑,科学治水、依法管水、统筹配水、节约用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4.2基本原则
1、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
2、坚持统筹兼顾,促进水利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人水和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
4、坚持政府主导,推进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
5、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
5 “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市水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步伐,基本建成高标准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配置合理的水资源供给体系、和谐优美的水环境维护体系、健全完善的水管理制度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我市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到“十二五”规划期末,我市计划安排水利建设投资312.31亿元,使水利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基本建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体系。
5.1切实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建成城市及重点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逐步提高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洪水风险管理及应急管理,加强旱情监测预警,进一步完善抗旱服务体系,强化应急水量调度,不断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5.1.1城市防洪工程
1、石家庄都市区城市防洪工程
根据《石家庄都市区城市防洪规划》,“十二五”期间安排与中心城防洪密切相关的南北防洪堤工程、滹沱河防洪整治工程、机场防洪堤工程等项目建设,工程总投资13.3亿元,其中滹沱河防洪整治工程投资9.75亿元。
2、井陉县城防洪工程
通过对冶河井陉县城段河道进行整治,使该段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可保护井陉县城的防洪安全。工程总投资1900万元。
5.1.2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对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11条中小河流的25段河道进行治理,以洪涝灾害易发区为重点区域,以保护人口集中的城镇、乡村密集区域以及有集中连片农田的河段为治理重点,主要采取加固或新建堤防、河道清淤疏浚、护岸护坡等治理措施。工程总投资59616万元。
对老化失修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洨河栾城南赵村节制闸、沿村节制闸、石板桥节制闸、赵县贾吕自动翻板闸和老磁河无极东罗尚闸5座中型水闸进行除险加固,重点安排直接关系主体工程安全的闸室结构,地基基础加固处理,以及与运行安全有关的闸门启闭设备的修复和更新改造。工程总投资2900万元。
5.1.4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5座小(1)型水库和171座小(2)型水库,共计176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重点安排直接关系水库工程安全运行的建筑物、基础及两岸坝肩加固处理,以及与运行安全有关的机电及金属结构等更新改造,使之全部达到部颁《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要求,工程涉及平山、鹿泉等9县(市、区),工程总投资34753万元。
5.1.5大中型水库附属工程
为进一步改善大中型水库的生态环境,提高水库的防洪性能,确保工程安全,在“十二五”期间,我市计划实施口头、横山岭等6座大中型水库的部分附属工程建设。工程总投资6602万元。
5.1.6新建水库工程
“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井陉县东庄水库,东庄水库位于金良河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积50.8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549.91万立方米。东庄水库的修建对提高井陉县城防洪标准,保障井陉城区厂矿及人口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水库在冬季可以通过绵右渠引绵河水注入水库,调剂补充人民渠3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和井陉县城生态、公共事业等的用水不足。工程总投资15217万元。
5.1.7综合抗旱能力建设
通过实施地表水源工程、地下水源工程、小型和微型水利工程、抗旱应急(备用)水源设施,储备抗旱物资,提高全市整体抗旱应急能力。工程总投资366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