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松花江避暑城建设。立足松花江与呼兰河交汇处的区位优势,按照“北国特色水乡、国际人居荟萃、世界园艺博览、异国风情之窗、公共艺术之都”发展定位,规划总体布局,加快建设速度,发展“吃、住、行,游、娱、购、养”等产业项目,建成占地3200公顷的国际高端旅游度假区。
巩固提升音乐文化。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接受现代音乐文化的城市,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和五十年历史的“哈夏”音乐会,产生了许多著名音乐艺术人才,拥有广泛的群众音乐活动基础,被联合国命名为“音乐之城”。要大力传承优秀音乐文化传统,精心塑造城市音乐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音乐之城”形象。
---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音乐文化设施。2012年建成位于群力新区的哈尔滨音乐厅,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013年建成位于松北的哈尔滨大剧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设音乐博物馆、音乐名人馆、音乐主题公园等一批音乐文化设施和场所。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注重融入音乐文化元素。
---进一步办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坚持国际化水准、群众性参与的发展方向,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传播高雅音乐文化,普及群众文化艺术,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名副其实地打造成为“中国的哈夏、世界的舞台、全城百姓的盛会”。
---着力加强交响乐团、歌剧院等专业院团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高雅音乐演艺团队,大力拓展国内外演艺市场,扩大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音乐培训机构建设和音乐人才培养,筹建哈尔滨音乐学院,为进一步提升音乐文化提供人才保证。
---广泛开展群众音乐活动。进一步普及广场、街头、阳台音乐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文化活动,扶持群众音乐艺术队伍建设,巩固群众音乐艺术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各区、县(市)都要努力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年年创品牌,提高市民音乐活动参与度和音乐艺术素质,增强群众音乐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哈尔滨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重要通道,是与帝国主义侵略者英勇斗争并在全国第一个迎来解放的大城市,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家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要传承弘扬革命和建设光荣传统,保护开发革命历史文化遗存,生动展示哈尔滨的英雄城市形象和人民精神风貌。
---保护开发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整合哈尔滨党史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新政协筹备地旧址、有关区县抗联遗址、尚志土改博物馆、李兆麟纪念馆、赵尚志赵一曼纪念园、“四野”指挥部等历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之旅,充分展示哈尔滨作为“红色丝绸之路”和迎来解放的全国第一座大城市的特殊历史地位。
---建设哈尔滨工业文化馆群。进一步传承哈尔滨工业文明,发掘工业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好东轻老厂区等一批“一五”时期的工业文化,整合现有各类工业展馆,重点建设“西城红场”、哈尔滨工业博物馆、铁路博物馆、哈尔滨劳模基地、哈尔滨市职工文化艺术宫等,宣传展示哈尔滨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的光辉历史和重大贡献。
---广泛宣传哈尔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大力弘扬哈尔滨优秀精神,激发干部群众的斗志和干劲。
深入挖掘金源文化和民俗文化。历史上的哈尔滨是金、清两朝的发祥地,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形成了独特厚重的金源文化和北方民俗文化。充分挖掘梳理丰富的金源文化和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哈尔滨特有的宝贵文化财富。
---加快推进金源文化聚集区建设。重点发展金源文化旅游业,以金上京会宁府考古遗址被列入国家2011年十大重点考古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挖掘金源文化,建设哈尔滨金源文化“产业走廊”,重点建设金源文化城、金源文化旅游度假区、金上京考古遗址公园、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拉林京旗文化博物馆、坐井观天园等,办好金源文化节,确立哈尔滨作为金代之都、金清两代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历史文化地位。
---大力发展民间民俗文化产业。依托哈尔滨独特的北方民风民俗文化,积极发展民间工艺美术业,组建哈尔滨民间艺术研发、培训、经营服务中心,扶持冰雪绣、皮影、剪纸、蛋雕、版画、木雕、鱼皮画、葫芦雕等民间艺术品的开发生产,建立民间民俗工艺美术品交易市场,打造民间艺术精品展销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