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根据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现代物流、现代管理等10大领域,全面开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活动。每年培训1.2万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全面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政治素质、科技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工程。围绕示范区高校多、毕业生资源丰富的特点,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把吸引高校毕业生到示范区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作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的增长点,带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大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适合的就业岗位。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扶持。不断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健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功能,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科研,发挥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优势,建立示范区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制度,实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推动示范区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1.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围绕示范区经济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到2015年,示范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2.5万人,新增高级技工22.5万人。依托行业企业,发挥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并带动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或委托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对其职工经培训后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适当补贴。
2.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示范区各市根据本地支柱产业、承接转移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至少设立1所以培养预备技师、高级技工为主要目标的技师学院或高级技工学校。依托骨干企业、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等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对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给予奖励。加快建设具有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支持等综合服务功能、面向劳动者开放的公共职业训练基地,打造政府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建设的投入。采取省市共建方式,在示范区建立2个在承接产业中具有较强辐射性、带动性的省级公共职业训练基地。
3.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依托骨干企业,为高技能人才队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绝技绝活的拔尖人才至少建立3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让技能大师通过工作室开展技术研修、技术创新、带徒传技等活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我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争取中央财政支持。
(四)加快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以及一大批具有诚信观念、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能适应产业转移、产业调整、产业承接、产业升级的职业经理人。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66万人,其中职业经理人达到1.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