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将市民安全教育纳入国民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开发3种至5种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教材。健全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机制,加强工会、安全生产协会、新闻媒体等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社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居民在交通、消防、治安、食品、环保、气象、家居等方面的安全素质,加强社区安全隐患治理,提高社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力争建成25个国家级安全社区、3个至5个国际安全社区,稳步推进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强化企业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推广企业安全文化创建工作经验,培育安全文化示范企业120家,鼓励创建国家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强化学校安全教育,把安全知识教育纳入中专、技校、中高职校等教育教学大纲,加强学生实训作业安全工作,完善中小学生应急避险技能训练基地。总结推广基层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示范点建设经验,深入农村开展农机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防雷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安全、自然灾害逃生等知识宣传教育,积极拓宽农村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加强农村公共隐患的治理。
(八)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
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加快市、区(县级市)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增加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实行应急预案专家评审制度;健全全市各级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各类各级应急救援队伍以及与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应急救援征用、补偿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信息报送工作,充分整合风险、隐患、监控、事故、气象、环境等信息资源。
四、重点工程
(一)安全生产监管基层基础建设工程。
完善市、区(县级市)、街(镇)三级监管机构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效能。完善基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街(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管理制度,提高街(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和监督检查员待遇。完善市、区(县级市)、街(镇)、社区(村)四级监管网络建设。超过30家生产经营单位的村级组织要配备3名以上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0家至29家生产经营单位的村级组织要配备1名至3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专用车辆、装备配置,改善街(镇)、社区(村)安全生产监管巡查机构办公条件。对全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分批开展法律法规、新技术和现场检查执法等专业知识培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岗位培训、进修、人员交流机制。
(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支撑工程。
以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为依托,新建若干平台。建立安全生产多媒体教育平台,利用声像影视、模拟情景演示、信息网络等技术,创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模式;建立安全生产考试平台,开发安全生产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考培分离,实现安全生产考试、人员资格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教材(资料)开发平台,开发安全生产相关教材(资料);建设安全生产实训平台,利用机械设备、模拟仿真技术等强化重点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