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全面推进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
(湘发〔2011〕15号 2011年11月16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湘发〔2010〕13号),现就加快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全面推进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
加快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全面推进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走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科学发展之路的具体体现;是顺应当今国内外发展趋势,实现绿色发展,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破解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瓶颈制约,构建“两型”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产业体系的战略举措;是为全省及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的迫切需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获批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国家批复的试验区改革总体方案和城市群区域规划要求,坚持以发展引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扎实推进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改革、管理等各项工作,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试验区顶层设计,布局和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启动和推进了十项重大改革,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体系,圆满完成了试验区改革建设第一阶段的目标任务,长株潭试验区越来越成为湖南一张闪亮的名片、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全省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全省争取国家支持、吸引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带动和促进了环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及湘西地区的发展,为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全省“四化两型”建设凝聚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解放思想,狠抓工作落实,加快推进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和全省“两型社会”建设。
二、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两型”为发展目标,以“四化”为实践途径,以综合配套改革为突破口,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更加注重城乡区域统筹,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示范引领,以“八大工程”为载体,努力实现“两型社会”建设与经济社会融合互动发展,走出一条综合试验、统筹推进的新路子,务实推进新阶段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和全省“两型社会”建设。
2. 主要目标。长株潭试验区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优化、科技创新和土地管理等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两型社会”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和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的促进机制。环长株潭城市群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全面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初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到2015年,长株潭试验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07年降低35%,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3%以上,饮用水源达标率为9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削减23%、12%,城镇化率达到70%;环长株潭城市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万元,资源环境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城镇化率高于55%,初步成为具有湖湘特色、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7∶46∶39.3调整为2015年的9.5∶48.5∶4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2010年下降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
三、加快构建“两型”产业体系
1. 推动“两型”产业发展。积极实施“两型”产业振兴工程,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高的“两型”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支持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原材料工业,轻纺、食品等消费品工业,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业,广泛应用先进适用“两型”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新能力,着力向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增值环节延伸,向高新化、集约化、清洁化和循环化方向发展。加强长株潭国家和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创建长株潭国家级物联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数字湖南地理信息空间系统。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型农业、效益型农业和科技型农业,组织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建设省会城市“菜篮子”产品重点县。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长沙县、浏阳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争创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建立技术创新、投融资服务、共性技术服务支撑平台,突破一批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两型”产业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两型”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两型”产业,成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导力量。突出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扩大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加快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金融商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业态发展,建设一批在中部具有区域优势的现代物流中心。
2.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重大创新平台为支撑,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在“两型社会”建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搭建重大科技支撑、技术研发、科技资源共享和区域创新服务等科技创新平台,突出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依托重点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组建混合动力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电动汽车电池、新药创制等重大科技专项,把握“两型”技术创新需求,集中实施重大攻关项目,形成一批“两型”技术成果,推广转化为高端产品。加快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建立创新激励和成果保护机制,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以技术、专利、商标等非货币资本参与分配,进一步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完善人才政策,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到2015年,长株潭试验区国家级创新平台达50个左右,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达300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