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渝办发〔2011〕370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以及混合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城乡就业、促进技术创新、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科学编制本规划,以促进“十二五”期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绩显著。全市50%以上的财税收入、60%以上的经济贡献率、70%以上技术创新和7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总额、80%以上的就业岗位来自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1.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连续8年保持17.0%以上的增速,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产业活动单位达87万户,比2005年末新增35.3万户,其中,企业数达15.6万户,比2005年末新增8.1万户,增长1.1倍;实现增加值4828.8亿元,是2005年的2.8倍,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2%,比2005年提高10.8个百分点。
  2.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十一五”期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迅猛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各种税收642.2亿元,是2005年的3.7倍,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达55.1%,比2005年提高15.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3.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达802.3万人,是2005年的1.4倍;实现劳动者报酬1746亿元,是2005年的3.3倍。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的人数占全市就业人数比重达47.7%,比200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在全市第二、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数比重达84.5%,比2005年提高18.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成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点多、面广、管理难、规模较小等原因易被忽视,不利于生产要素资源的合理分配,在社会公众认知度方面尚需加大正面引导力度。
  2.政策有待加强。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家和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执行中有些方面还存在偏差,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3.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61.2%,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一小时经济圈”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普遍高于两翼区县(自治县)。
  4.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非公有制经济所吸纳的就业、创造的税收与财税支持、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相称。
  5.生产要素保障不力。部分区县(自治县)非公有制企业用地、用电、用气、用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6.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家族式管理模式还普遍存在,经营规模普遍存在“小、散、弱”的问题,经营理念尚需提升、创新。
  (三)发展机遇。
  1.政策叠加效应明显。国发〔2005〕3号、国发〔2010〕13号文件、《重庆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渝府发〔2010〕66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11〕48号)等国家及我市政策文件的出台,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拥有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战略、成渝经济区、三峡库区后续扶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政策等有利条件,将极大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国际产业的加快转移。世界产业转移继续向纵深发展,重庆具有资源丰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市场潜力大等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优越。
  4.发展基础日益趋好。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立体交通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物流通道不断改善,大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平台日益完善。
  (四)面临的挑战。
  在宏观方面,当前面临全球经济形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根本好转、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的压力。在准入方面,一些产业和行业准入门槛较高,非公有制经济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在发展观念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长期以来未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在组织管理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以家族式管理为主,受教育水平、管理能力的限制,加之受传统经济体制和思维模式的影响,经营者安于现状,惧怕风险,不善于创新,创新机制尚未形成。在市场竞争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外向度的不断提高、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先进地区的率先发展,重庆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