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大力实施山地整治,进一步拓展建设用地空间,确保坝区优质耕地得到有效保护,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努力实现土地高效节约利用。
(五)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分期实施。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好山地整治规划和项目选址工作,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开发,确保整治一片、供应一片、见效一片,实现良性循环。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向山要地要发展空间的工作思路,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配合的原则,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探索合作开发、BT等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山地整治工程。
--因地制宜,保护耕地。山地整治要坚持在“耕地少、林地少、拆迁少、无基本农田”的地区实施。对相对高差较小的山地,进行削峰填谷,集中连片整治。对相对高差较大的山地,进行阶梯式开发,打造“工业梯田”。开展荒滩、荒塘、荒坡、荒沟综合整治,增加建设用地面积。
--统筹兼顾,配套建设。坚持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同步建设山地整治项目区内的路网、给排水、供电、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较好的用地条件。
三、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推进山地整治工作的主要措施
(六)加强组织领导。各地人民政府要把推进山地整治工作纳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具体措施,切实做到规划到位、资金到位、政策到位、供地到位、监管到位。
(七)积极推进山地整治试点。各市(州、地)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年确定1至2个山地整治项目申报省级试点。鼓励试点地区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在试点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推广,逐步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山地整治“贵州模式”,破解工业化、城镇化面临的用地难题。
(八)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采取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参与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各级财政要积极筹措山地整治资金,加大用于山地整治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安排要充分结合山地整治工程,努力缩小使用山地和平地之间的建设成本差距。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山地整治项目提供贷款。金融机构应根据山地整治特点合理确定信贷条件,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项目要在信贷资金规模上给予保障。鼓励采取合作共建方式开展山地整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山地整治工程,适当提高土地一级开发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利用山地建设标准厂房,开发工业地产项目。
(九)实行年度用地计划奖励政策。山地整治试点项目所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由省级统筹解决。项目竣工验收后,按照项目区内使用未利用地的情况,按一定比例奖励该地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计划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