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要目标
生态建设总体目标:巩固“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果,继续围绕建设生态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战略目标,着力解决重点地区生态退化问题。加强生态建设,林草植被得到保护、恢复和扩大;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减少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构筑起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增强,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生态省建设大见成效。环境保护总体目标:“维护三江清水,打造天府碧空,建设生态四川”,坚守“生态功能不退化、环境质量不降低、排放总量不突破、环境准入不降低”四条底线,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防范环境风险,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专栏1 “十二五”时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
| 2010 年
| 2015年
| “十二五”
增减情况
| 属性
|
1
| 森林覆盖率(%)
| 34.82
| 36
| 1.18
| 约束性
|
2
| 森林蓄积(亿立方米)
| 16.5
| 16.9
| 0.4
| 约束性
|
3
|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
| | 1.8
| 1.8
| 预期性
|
4
| 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
| | 10
| 10
| 预期性
|
5
|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
| 132.4*
| 123.1
| -7%
| 约束性
|
| 其中: 工业加生活削减
| 75
| 71.3
| -5%
| 约束性
|
6
|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
| 92.7*
| 84.4
| -9%
| 约束性
|
7
|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万吨)
| 62.0
| 57.7
| -6.9%
| 约束性
|
8
| 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 14.56
| 13.31
| -8.6%
| 约束性
|
| 其中: 工业加生活削减
| 8.50
| 7.78
| -8.5%
| 约束性
|
9
| 五大水系国控、 省控断面优于Ⅲ 类水质的比例(%)
| 82.5
| 85
| 2.5
| 预期性
|
10
| 国控、省控断面劣Ⅴ类水质比例(%)
| 7.5
| 5
| -2.5
| 预期性
|
11
| 省控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年均浓度值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城市比例(%)
| 87.5
| 90
| 2.5
| 预期性
|
12
| 省控重点城市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92 天的城市比例(%)
| 100
| 100
| 0
| 预期性
|
*:为污染源普查数据,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第三章 构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根据全省生态特征、生态脆弱区分布特点和生态安全格局的需要,构建以若尔盖草原湿地、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秦巴生物多样性、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等四大生态功能区为重点,以长江、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沱江及其主要支流雅砻江、涪江、渠江等8大流域水土保持带及水生生物重要分布区系为骨架,以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点(块)状分布的典型生态系统为重要组成的“四区八带多点(块)”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为全国生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