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第三节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压力


  我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我省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历史问题和新型环境问题交织,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加剧,同时也对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一、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一是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压力继续加大。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利益博弈的焦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群众的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资源供给压力将越来越大。
  二是水土流失仍然十分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5.65万平方公里(不含冻融侵蚀面积6.4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2% ;年均土壤侵蚀量为 7.58亿吨,引发的次生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三是土地荒漠化问题依然突出。全省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500万亩,西部高寒山区和干旱干热河谷荒漠化治理难度很大,局部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四是湿地生态状况堪忧。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过度开发利用等诸多因素影响,湿地面积萎缩、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状况日趋严重。
  五是水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近年来,各地大上快上水电开发项目,使鱼类洄游通道受阻,许多水生生物的栖息繁衍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河流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出现生境破脆化,部分珍稀水生物种濒临灭绝。
  六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部分森林存在经营不善、树种单一、林相残缺等问题。5600余万亩中幼龄林长期缺乏抚育管理,近4000万亩低产低效林亟待改造,导致林地生产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发挥。
  七是草地退化仍然严重。全省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 67.3% ,其中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的比例达82.5% 。草畜矛盾加剧,超载过牧严重,牧区平均超载率达45.81% 。草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不断下降,平均产草量比上世纪80年代下降了 50% 。草原生态总体上呈“点上好转、面上退化、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
  八是建设项目生态恢复滞后。矿产资源开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矿区土地、植被等资源破坏,水源、空气污染及水土流失,诱发地裂缝、地面塌陷、边坡失稳及弃渣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隐患,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公路、水电建设项目较多,发展较快,生态保护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监督管理不到位,加剧了对建设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
  一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加大。历史遗留问题突出,水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岷江、沱江干流尚未实现全面稳定达标,小流域污染依然严重;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仍较严重;酸雨问题未得到有效遏制,降水酸度、频率及出现酸雨城市比例增加,氮氧化物对酸雨的影响逐渐增大,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大。同时,“十二五”期间人民群众对享有良好环境的新期待有增无减,国家从全国环境安全战略出发对四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任务更加繁重。
  二是污染物减排任重道远。今后一段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仍将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持续快速增长。由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使资源短缺和环境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以造纸、食品、化工、冶金等优势资源产业为主的特点仍将延续,由生产环节造成的环境压力很难得到缓解;而治污减排指标在增加、潜力在缩减,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三是新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复合型污染在成都都市圈逐步显现,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土壤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等新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四是环境风险不断增加。四川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性污染难以根本改变,重化工特征明显,化工基地、化工园区的沿江布局,水污染控制和环境风险成为非常敏感的环境问题,流域性环境风险形势不容乐观;重金属风险加大,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势头,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影响环境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的压力继续加大。
  五是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压力日趋繁重。随着放射性与电磁辐射污染源的急剧增加,核与辐射环境安全隐患逐渐显现,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形势严峻,监管压力日趋繁重。
  六是农村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提升我省环境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畜禽和水产养殖、农药、化肥、农膜和秸秆等造成的环境问题呈现立体污染特征,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有加重趋势,治理形势严峻。

  三、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能力薄弱
  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能力还不适应新时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能力薄弱。地下水水质监测、生物监测处于起步阶段,土壤环境、电磁波、放射性污染、环境振动、热污染、光污染等专项监测尚未形成体系。监测手段单一,监测站(点)不足,监测指标不全面,新型环境问题监测不足,应急机构亟待加强,监测评估预警基础设施仍较落后,机制不健全,环境风险预警、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急需提高。城乡之间环境监管能力差异大,基层环境监管能力不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尚未建立,各地环境监管公共服务能力参差不齐。

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严格保护,预防为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与风险防范,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二、统筹兼顾,综合治理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兼顾需求与可能,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源头控制与工程治理、环境质量改善与环境风险防范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三、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针对不同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特点和差异,加强分类指导,科学确定目标指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分步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和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

  五、依靠科技,开放合作
  加强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引进,加大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互惠互利,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区域、流域等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开放合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