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使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整合行业协会、信息服务商、行业专家等各方面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多种模式建设、引进和完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和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一批面向区域、重点行业、产业链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信息咨询、产品设计、检测和质量认证、知识产权、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协同办公、教育培训等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一站式”技术支持与服务。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平台开展信息化应用,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成本,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七)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工程。
充分利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发展,提升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行业性、区域性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加强跨行业物流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业务协同,推动物流配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全面提升物流配送的能级和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大力推动数字化工业设计、为代表的工业数字设计创意服务业、以产品包装设计和建筑装饰设计为代表的视觉数字设计业,提升发展品质和设计水平。大力发展以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商贸流通、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推进旅游资源与智能化技术、特色文化创意相融合,加快数字景区和数字旅游建设。依托国家级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省项目,加快推进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运营基地和全国性移动电子商务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推动手机支付在购票、公共事业缴费、便民小额消费、农村商贸等民生服务领域深度应用。
(八)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工程。
交通设施智能化。大力推进传感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无线通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港务等领域的应用,建设交通运输信息化支撑体系和路网管理、道路运输、水运港航、安全应急、公众服务、市场诚信等系统,构建智能交通体系,实现高速公路、特大桥梁、长大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运行状态、环境、气象等要素的监测感知和客、货、交通工具等要素的智能识别、智慧控制、调度管理和应急响应。加快推进城市公交客运智能化、出租汽车服务管理系统和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的建设与规模化应用,推动各种运输信息系统间、智能交通运输体系和物流服务体系间的互联互通,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智能化水平。
电力设施智能化。大力推进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实现电力设备远程监控、电力设备运营状态监测和电力智能调度,建设新型智能电网。充分整合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资源,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根据太阳能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建设具有自动平衡各类能源并网发电和最优化输配能力的智能电网调度体系,加快建设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
水利领域智能化。依托先进传感器、视频监控、3S技术、通信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和智能数字采集技术,加强水系统监测监控、水安全预警指挥、水资源配置调度、水交通运行保障、水行政协同服务,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动态监测、信息共享和科学决策的可管理、可监控、可调度的水利智能应用体系。扩展全省水利信息网和视频会议系统覆盖范围,建成省、市州和县市区水利数据中心,增强防汛抗旱、水文测报、水资源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环保设施智能化。推动物联网技术、3S技术在资源、能源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建立环境、资源监测系统和节能减排监控信息平台,实现对土地、矿产、森林和水资源等基础性资源的全程动态监测,对重点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自动报警和远程控制。完善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构建环境数据中心,建立环境预警与指挥系统,提高环境保护的预警、决策、应急和执法能力。
安监设施智能化。充分利用传感器、无线射频识别、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对水、火、瓦斯等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监测,建设和完善安全监测网络系统、公共安全预警系统、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重大隐患评估预警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大力推进数字矿山建设。对重点企业、部位及其周边环境的实现视频监控,推动应急监控视频系统与相关业务系统的集成。
(九)惠民“一卡通”工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卡技术,构建高效多用的城市级“一卡通”运营管理平台及电子支付体系。跨行业整合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资源,促进“一卡通”在公众出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休闲娱乐、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市民提供公用事业缴费、小额消费支付等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采用“成熟一个行业,整合一个行业”的稳步发展模式,创新经营方式,加快构建“一卡通”信息管理平台,逐步推进城市间“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十)教育文化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工程。
大力推动数字化学习和数字化教育,实现所有教育机构上网,全省教育系统在职人员和高中阶段及以上学校学生每人拥有一个网络学习空间。推动数字化学习教育云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以个人空间为基础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网络资源云服务平台。提高科研设备网络化应用水平,推动数字化图书资源的开发和普及,促进大型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源的共享应用。加快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数字文化馆和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建立公益性综合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加速推进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大力开发面向新闻出版、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公共文化领域的数字内容产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提升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等行业研发能力,加强产业链整合,推动动漫与网络游戏业发展。
(十一)医疗卫生与社保就业信息化服务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