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题和挑战。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要求相比,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全省地理空间框架体系尚未建成,统一性、权威性、通用性急需加强;信息孤岛还普遍存在,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和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宽带接入和互联网的普及率较低,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宽带网络在连续覆盖方面有待加强,云计算产业刚刚起步。
与两型产业发展目标相比,信息产业实力相对较弱。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层次不高,抢抓产业发展机遇的能力亟待提高。“两化”融合程度较低,范围较窄,对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支撑效果不明显。信息技术在推动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能、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与“法治湖南”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相比,电子政务的支撑能力不足。跨部门业务协同能力较弱,网上政务服务虚拟大厅开始上线运行,但联合审批等业务尚未普及。行政许可网上办理率不高,在线公共服务水平偏低。电子政务对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推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保障要求相比,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还不适应发展需求。信息化宏观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还未确立。信息化推进协调机制相对乏力,条块分割和各行其是的格局还普遍存在。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共同推进“数字湖南”建设的协同机制还有待完善。
(三)潜力与机遇。
1、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信息产业大发展。以无线宽带、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推动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驱动全球信息产业的新一轮繁荣。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面广、渗透性强、应用领域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空间大,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将远远超出行业范畴,成为促进各行业发展的倍增器,推动一大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2、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拓展了信息化发展空间。全省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应用普及和深化将大有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支撑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大量新兴城镇的崛起和城镇规模的扩大,人民群众对更好生活的追求,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科技、医疗、交通、安全、社区和家庭等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3、我省具备承接全球信息产业大转移的比较优势。当前,硬件、软件、网络和服务加速融合,新的信息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衍生,全球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的研发、生产、应用和服务等环节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我省具有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以及相比沿海地区较低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交通物流等经济要素成本优势,拥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一定规模的信息人才队伍。近年来,我省在信息产业基础、园区载体和服务配套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彰显了在承接信息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
4、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战略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三网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为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的部署实施,全省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变期,产业结构进入加速调整期,公众需求进入加速扩张期,社会发展进入重要转型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数字湖南”建设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为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必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信息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将更加强劲。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省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抢抓机遇,总体部署,创新模式,加快发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增强信息化发展的支撑能力;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两型产业体系;着力建设便民高效的电子政务,促进民生改善和基本服务均等化;着力促进社会管理信息化,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全民信息化水平,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湖南”,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科学发展。遵循信息化发展规律,坚持规划先行,统一思路,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全社会资源,推动城乡、区域、行业协调发展,按照大系统推进思路,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打破条块分割,推动集约建设,促进资源和项目最大程度地共建、共享、共用。加强分类指导,明确任务,落实项目,强化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
2、融合创新,加快发展。加强产学研用良性互动,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有机融合,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全面融合,以信息化实现科学、高效、动态的资源配置,促进技术创新、业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覆盖和集成应用,加快构筑现代“两型”产业体系和智能化基础设施。
3、民生为先,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根本出发点,推动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民生相关领域信息化优先发展,带动全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全面发展,加快缩小数字鸿沟,构建惠及全民的信息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