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3.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健全公建配套制度,确保教育公建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加大教育公建配套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力度。明确市区两级政府责任,在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公建配套学校覆盖不到的城郊结合地区、街镇,一方面充分挖掘现有校舍办学潜力,另一方面增建一定数量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

  (二)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科学育儿水平

  1.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外来从业人员随迁子女入园积分制度。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按照规定配置保健老师、保育员和营养员,通过多样化培训机制,确保“十二五”时期新增8000名教师,实现本市常住人口适龄儿童接受学前三年教育和看护服务的全覆盖。

  2.创新办园体制机制,完善非营利民办幼儿园管理制度。鼓励、扶持非营利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促进不同体制幼儿园协调发展。

  3.提高保教质量。探索建立由教育、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幼儿健康水平监测和评估机制,成立市级学前教育研究所。探索建立保健医生进园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早教中心职能,加强对保健教师和家长科学育儿的指导。教师学历层次普遍得到提升,本科学历达到60%,学前教育专业合格率达到100%,形成一支有国际视野、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园长、名教师队伍。缩短办园差距,到2015年全市一级幼儿园比例达40%,积极营造全社会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家园科学共育氛围。

  (三)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1.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区县统筹制度,加大向偏远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倾斜力度。区县统筹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促进各学校之间校舍和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在动态发展中保持基本均等。建立区域内校级干部、骨干教师流动及跨校交流后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等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2.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加大中心城区支援郊区学校发展力度。组织中心城区品牌学校赴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办学,努力提升这些地区新建公建配套学校的办学水平。深入推进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健全工作机制,扩大托管效益。深入推进城郊教育合作交流,支持和推进郊区学校内涵发展。健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机制,通过优质教育资源设立分校、区域内优质资源托管相对薄弱学校、城乡学校结对考核、组建教育集团、教育合作体等多种形式,形成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的良好局面。

  3.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颁发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引导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新一轮“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创建,鼓励义务教育学校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创建一批办学思想先进,学校管理规范,“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实施“新优质学校”推进行动计划,推动一般生源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实现转型发展。

  4.保障外来从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各区(县)在推进郊区学校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办学校招收外来从业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引导公办学校主动帮助外来从业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城市。逐步缩小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小学的规模。建立完善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小学办学成本跟踪机制,继续加大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改善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小学的教育设施。加强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小学的督导、教研指导、年检和办学绩效评估等。

  5.建立和完善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评估机制,进一步推动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公共服务职能。2012年底前,完成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验收工作。2020年底前,完成区(县)域义务教育现代化督导验收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