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和“牵手艺术团”,大力开展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比赛。
4.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引导残疾人因地制宜参加健身活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残疾人开放。推动残奥、聋奥、特奥运动均衡发展,经常参加特奥运动的智力残疾人达到500人。推动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健身康复体育活动的开展,依托社区健身活动场所,扶持建设10个“福乐健身站”。组织培训残疾人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做好海峡两岸残疾人体育交流。
5.建立选拔、培养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机制。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库,选送更多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进入省和国家队。探索解决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社会保障和教育、就业等问题。
6.定期举办全市残疾人运动会和特奥运动会。办好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轮椅马拉松赛项目。培育提升竞速轮椅、聋人足球、乒乓球、田径等厦门优势运动项目。输送更多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加2012年伦敦残奥会等重大国际、国内比赛,争取优异成绩。
(八)无障碍环境。
1.新建、改建、扩建公共设施项目严格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加大已建设施无障碍改造力度。各级政府对无障碍建设、改造项目予以补贴。加强无障碍设施日常维护与管理。巩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成果。普及无障碍知识,加强宣传与推广。
2.将无障碍建设纳入城镇化建设内容,与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加大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公共交通工具完善无障碍设备配置。公共停车区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依托有资质驾校为残疾人提供驾驶汽车培训。
3.帮助有需求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4.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支持互联网和手机、可视设备等信息无障碍,推动互联网网站无障碍设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无障碍方式发布政务信息。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配置语音提示、屏显字幕、视觉引导等系统。
(九)维权。
1.积极配合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协开展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将《
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全市“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加大保障残疾人权益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加强普法宣传。
2.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实施法律救助行动,市、区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
3.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全市残疾人信访网络服务平台。加大残疾人信访案件协调督办力度,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十)残疾预防。
1.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健全政府统筹规划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团体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2.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建立新生儿筛查及出生缺陷、0-6岁残疾儿童的康复监测档案。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伤预防、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工作,控制、减少环境因素和事故致残。重视精神残疾预防,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3.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组织好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爱耳日、爱眼日、预防出生缺陷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婚前卫生指导、优生咨询和医学检查,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