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电源消纳方案。2015年前,需新增约900-1000万千瓦;2015-2020年需再新增约400-5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市外资源主要包括西南水电基地和安徽火电基地。积极消纳西南水电,需再新增落实约760万千瓦容量。安徽火电基地重点是田集二期、淮北平山电厂两个煤电一体化项目;同时接纳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等电力。
表3:
“十二五”时期新增市外电源方案
(万千瓦)
序号 | 增量项目 | 2015年 |
1 | 华东电网外 | 西南水电 | 金沙江等水电 | 760 |
2 | 华东电网内 | 浙皖核电 | 秦山核电二、三期 | 32 |
3 | 芜湖核电 | 0 |
4 | 浙皖抽蓄 | 浙江仙居 | 19 |
5 | 安徽响水涧 | 50 |
6 | 需新增(田集二期、平山电厂等) | 300 |
新增合计 | 1161 |
市外来电净新增(扣除输电损耗) | 1004 |
2015年市外水电总规模 | 1289 |
2015年市外核电总规模 | 101 |
2015年市外煤电总规模 | 540 |
2015年市外来电总规模 | 1930 |
2015年市外来电净规模(扣除输电损耗) | 1773 |
按现有规划,2012年,因市内只有临港2台燃机投运,市外来电没有增量,全市用电缺口100-200万千瓦。2013年以后,随着西南水电送沪规模增加,缺电矛盾可逐步得到缓解。由于“十二五”全市规划新增电力供应2/3来自市外电力,因此确保供电安全的关键是落实市外电力资源。同时,由于新增外来电中西南水电占2/3,而西南水电丰、枯差异大,如市内规划电源不能按期投运,冬高峰用电仍将较为紧张。为此,必须及早做好预案,有序加快市内电源建设,除在建临港燃机外,“十二五”初期再新开工建设约160万千瓦机组,同时根据市外电源落实情况及时调整确定市内电源建设规模。
(二)电网建设重点
按照“网架坚强、均衡配置、智能互动、运行灵活”的电网建设要求,以电网智能化改造为契机,以形成“双环”(500千伏双环网)“九射”(5交4直9个受电通道)“十五片”(15个500千伏分区)的城市电网布局为目标,完善受端电网结构。
1.加快实施大容量市外受电通道工程
为进一步实现多方向、多通道、分散化受电,提高上海电网的供电能力与供电可靠性,“十二五”计划重点建设2条市外受电通道,同时根据国家电力布局做好南京-上海等后续受电通道规划等工作:
浙北-沪西输电线路,新建沪西站(2×3000兆瓦),力争“十二五”初期投运,为更大规模接收皖电(含安徽核电)做好准备。
500千伏三峡-枫泾直流输电线路,新建500千伏枫泾直流换流站(3000兆瓦),“十二五”初期投运,受电能力300万千瓦,增强三峡等西南水电接收能力。
2.形成坚强灵活的500千伏电网网架
按照“完善环网、深入中心”的原则,建设完善500千伏电网网架,为大规模接纳市外来电以及市内漕泾、临港等城市外围大型发电基地接入提供支撑。
建成500千伏新余站,进一步完善扩大南半环的500千伏双环网(徐行站-杨行站-外高桥二厂-顾路站-远东站-亭卫站-练塘站-泗泾站-黄渡站-徐行站)。
建设深入市中心的500千伏虹杨站,简化中心区域电网结构,为闸北电厂关停创造条件。
建设500千伏崇明站,完善三岛电网网架。
控制500千伏短路电流,建设杨行-外高桥500千伏线路加装串抗工程。
在黄渡站、新余站、练塘站加装大规模动态无功装置,适应大容量直流接入后的电网安全需要。
3.优化220千伏电网网络布局
220千伏电网将以500千伏变电站和接入220千伏的地区大容量发电厂为中心,应用同塔多(双)回路、HGIS变电站、串抗、耐热铝合金导线及大截面导线等电网新技术,不断优化布局、完善结构、提高输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