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拓宽师资引培渠道。突出职业高中专业负责人、骨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师资引进渠道,鼓励和支持学校从行业、企业选聘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专业对口高校学习进修,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和技能考级,着力构建教学团队专业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到2015年,专业课教师占专任老师比例达55%以上,专任教师获得高级技能证书比例达80%,每个专业力争培养1名专业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取得技师以上技能证书比例达70%。
3.探索育人成才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深入探索育人成才培养模式,推行“仿真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创业就业技能的培养训练,有计划地开展师生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水平;对接中职学生人才成长“立交桥”政策,“单招单考、3+2、五年一贯制”等职高学生升上高一级院校比例和在校生参加自考函授比例有较大提升,满足学生进一步提高学历和技能的愿望。到2015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率达85%以上,并力争有30%以上学生升上高一级学校。
4.健全工学结合机制。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政策,建立校企合作优秀企业激励机制,促进校外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鼓励企业接收师生实习实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和职业岗位的对接度,“借力”发展职业教育。
5.抓紧抓实社会培训。科学配置教育学习资源,规范乡镇和社区教育机构建设,研究“学风银行”和订单式技能培训,探索“产教结合、校企联合、定单培养”等灵活性、适应性较强的就业培训模式,广泛开展农民、企业职工、社会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深入“双证制”教育,提高城乡居民的学历层次和劳动技能。
6.加强成人继续教育。以景宁电大为依托建设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个,建立数字化远程教育等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成人教育发展中心,加强乡镇成人技术学校标准化建设,理顺、完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体制,建立县乡村职成教育网络,广泛开展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成人教育,促进成人继续教育均衡发展。
八、学生行为示范校工程
(一)工程目标
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突出行为的养成、习惯的培养,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标准,开展行为规范达标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成为“讲责任、明事理、懂规范、善思考、勤学习、重实践、会合作、有毅力、能创新”的和谐发展人才。
(二)实施要求
1.完善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岗位育人职责要求、德育责任人岗位职责、德育常规管理制度、学生文明公约、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细则等,并贯彻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有章可循”。
2.全面加强行为规范分析研究。将师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教育重点,对德育状况进行认真分析,对学生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等情况进行分类整理,概括提炼出学生在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对策与整改计划。
3.行为规范训练过程动态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管理机制,营造校内外良好的道德环境;加强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监管。坚持“常规常抓常新、过程抓活抓细,让行为规范教育呈现出更加“立体、动态、互动”的效果。
4.健全多元化的激励评价机制。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多元关注”和“发展性评价”, 细化“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的操作规程,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进行科学的量化,在“发掘潜能、赏识激励、全面提高”的鞭策下,学生健康成长。
(三)实施内容
1.全力优化校内外育人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管共育的大格局,全面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家庭教育,通过师生参与公益事业、社会实践、家校合作互动、网上讨论等途径提高学生文明行为。
2.开展各项寓教于乐教育活动。整合“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教育、美德教育、礼仪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整合“感恩教育、关爱教育、环保教育、自救自护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生命教育”等载体,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延伸和深化”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
3.推进学生行为规范达标行动。制定学生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实施办法,开展行为规范达标生、示范生和达标班、示范班评比,持续训练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建立达标考核制度,加强考核操作过程管理和考核结果的运用,提高自主管理水平,优化班风、学风、校风,形成人人知《规范》、事事依《规范》、时时守《规范》的良好环境。
九、教学质量优质工程
(一)工程目标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效率,扎实推进教学研究,全面加强质量跟踪监测与分析,教育内容、方法、手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全力普及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高考竞争力不断增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职业教育实现新发展,学生专业技能、就业能力、创业精神全面提高。
(二)实施要求
1.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创新教学,创建师生合作、平等交往、师生共学的有效课堂,实现由传统的关注“教”彻底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促进学生最大化、个性化发展。
2.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科学合理配备教师资源,围绕“业务精湛、师德优良、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突出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的培训主题,扎实有序地开展研训,全面提升教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深入推进学生行为示范校工程,重点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上有明显的提升。
(三)实施内容
1.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助推教学质量提升。规范办学行为,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从教育行政、教师、学生、教学、校园、安全等方面实施目标管理,细化管理过程,优化管理手段,实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
2.加强教学评估改革,提高教学管理科学化。建立教学工作管理评估体系,改革教学评估方式方法,以评估促落实、促发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完善质量监控机制,加强质量分析,查找存在问题,追溯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教学效率。
3.推进集团化办学,力推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开展集困化办学,充分发挥强校引领辐射作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4.全面推进小班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深入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总结、提炼农村自然小班教学成功经验;在进一步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严格控制班额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区小班教学工作。
5.切实加大培优辅差力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尖子生”培养,特别是高中教育要抓好两个群体,即重点本科群体、边缘生群体;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残疾等五类弱势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跟进。
6.重点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努力均衡学科质量。建立薄弱学科指导小组,对薄弱学科重点指导分析;组建高考学科研究小组,加强对新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把握高考改革新趋势,研究教学新变化和高考新变化,加强与外地的联系和交流,多方获取教学信息和高考信息,正确把握教学方向,提高学科质量。
十、民族教育示范区工程
(一)工程目标
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立足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办学效益,到2020年建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区。
(二)实施要求
1.准确定位理念,凸显民族文化特色。以民族学校为龙头,准确定位校园文化理念,做好校园特色文化规划,精心设计融民族元素于一体的外显文化和隐性文化项目,组织实施。
2.多元实践体验,提高全民民族素养。发挥“畲族婚俗、畲族祭祀礼仪、畲歌畲语、畲族食品制作、畲族农具制作”等具有民族元素的资源优势,零距离体验畲族民俗风情,让其成为最生动的课堂、最鲜活的教材。
(三)实施内容
1.立足民族特色,创设民族教育载体。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活动,积极拓展校外民族教育载体,整合县域文化民族文化基地资源,以中华畲族博物馆为主载体,依托民族教育馆、民族服饰展馆、民族图书馆、民族文体馆、民族网站等资源,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知晓民族风情,了解民族特性和民族史料。
2.挖掘民族元素,积极开发民族课程。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加快开发富有民族传统且具有现代气息的校本课程,让民族教育规范化、课程化;建设好“民间艺术传承基地”和“民族体育训练基地”,将畲族传统项目融入日常教学。
3.创建良好环境,着力打造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民族教育特色,以民族中学、民族小学、鹤溪镇实验小学三所民族学校为试点,将民族文化与多元的校园文化相融合,着力在民族音乐、美术、体育和工艺品制作等方面进行合理开发,形成标志性的外显文化符号;通过“艺术节、读书节、民族体育节”等隐性文化建设,及“进博物馆、走民族村”等社会活动,让民族教育社会化。
(四)实施进度
2011年到2015年,打造“民族中学、民族小学、鹤溪镇民族小学”三校为主载体的民族教育示范区“样板点”,形成值得推广借鉴的民族教育示范区达标细则、创建指标,为全县创建民族教育示范区创设亮点工程、样板工程。
2015年到2020年,推广三所民族学校的经验,形成全县各校民族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氛围,提炼出鲜明的民族教育示范区创建经验。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和改善教育工作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强化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进一步提升乡镇和相关部门的认识,强化全社会参与办教育的政策导向,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将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的情况、教育经费依法增长的情况,教育普及率指标纳入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内容。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领导联系学校等制度。党政一把手要对教育工作负总责,亲自抓,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经常研究解决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治教。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提高全社会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加快推进“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施教、社会依法参与”的教育法制化进程,切实保障教育科学健康发展。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的权益,进一步完善学生、教师申诉制度、教育行政复议、诉讼和赔偿等教育法律救济制度,尊重和保障师生权利。积极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师生法律素质和意识。
(三)全面加强教育督查和指导。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督学制度,完善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规范性、发展性相结合的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机制,建立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价制度。健全政府教育督导团,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促进督导队伍专业化进程,坚持督政与督学、监督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加强教育督导。建立健全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问责制度和表彰制度,强化督导结果的运用。
(四)优化教育发展的软环境。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管理要求。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校园管理,提高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公安、教育、工商、文化、卫生、综治、安监等部门经常性的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及时化解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各种矛盾纠纷。强化振兴教育、人人有责的共识,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大力宣传教育成果,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促进人民群众理解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二、优先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水平
(一)切实增加教育的财政投入。落实各项教育投入政策,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建立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在确保“三个增长,两个提高”的基础上,逐年提高生均公用经费;立足教育实际,切实加大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生资助等薄弱环节的投入,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二)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学前教育及时安排专项发展资金,并适当提高比例,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逐步提高财政保障水平。职业教育实行政府和企业及其它社会力量等多渠道投入的机制。终身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教学质量专项奖励经费,建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三、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活力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府统筹、分级负责、职责明晰、分类管理”的原则,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依法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落实县级统筹,县、镇(乡)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乡镇要加大幼儿园建设投入,改善办园条件,负责周边环境治理,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社会力量办园管理。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强化县政府责任的同时,发挥镇(乡)支持学校教育,维护学校教育秩序及周边治理等责任。健全政府统筹,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教育部门负责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发改、建设、财政、人事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职业教育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
(二)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以增强学校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全面加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实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的终极目标,促进区域教育上水平、上档次、创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品牌学校。建立起一整套精细规范、科学高效、简捷适用的管理制度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争、激励、约束、评价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增强学校活力,实现学校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目标。
(三)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教师准入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统一县、镇(乡)教师编制标准,科学核定幼儿园、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教师编制。深入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岗位管理,建立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机制,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深入实施星级班主任、明星教师评比活动,完善校长、教师考核、培训、激励、交流、流动等机制。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加大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并注重向教学一线教师和农村边远教师倾斜。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实施教师“塑形”工程,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